杨开慧烈士藏于故居墙缝里的一叠手稿 记录了她的这些感人事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姜国)杨开慧纪念馆(杨开慧烈士纪念园)位于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成立于1966年,占地约126亩,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由杨开慧故居、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生平业绩陈列馆、杨公庙四部分组成。内有故居、陵园、杨公庙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9月,杨开慧故居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开慧纪念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湖南省国防教育基地、长沙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免费开放以来,年均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有100多所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此设立德育教育和党性教育基地。

杨开慧纪念馆外景。全媒体记者 姜国 摄

  在杨开慧纪念馆内,一封杨开慧写给弟弟杨开明的书信引得很多游人驻足。据讲解员介绍,1982年,在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时,工人们在卧室内侧的墙壁缝隙中发现了一叠珍贵的杨开慧亲笔手稿。泛黄的手稿共7份,12页,4000余字。如今,在馆内看到的是手稿复印件,原稿已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手稿字迹娟秀,内容是杨开慧生平自述,以及部分家书,其中就包括了杨开慧写给弟弟杨开明的这封托孤信。从中可窥知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以及杨开慧等共产党人的生活状态,读来格外令人动容。

杨开慧烈士故居。长沙晚报通讯员 章帝 摄

  “亲爱的一弟,我好像已经看到了死神,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啊,我有点可怜他们.....我决定把小孩子们托付给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但是倘若真的失掉一个母亲,或者再加上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抵得住的。必须得到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的生长…”写这封信时,杨开慧已经一年多没有丈夫毛泽东的音讯了,当时全国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她在报纸上到朱德妻子伍若兰被反动派杀害后在长沙挂头示众的报道,深知凶残的敌人也决不会放过她。

  1929年3月,她提笔写下了这份托孤信。信中,她流露出作为女人柔软的一面,她把能联系上的亲人——弟弟杨开明、以及堂妹杨开仁和杨开秀当成最后的依傍。同时,她又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坚定和勇敢,“说到死,我并不惧怕”。感到死神接近时,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三个孩子,毛岸英7岁,毛岸青6岁,毛岸龙才2岁。希望弟弟杨开明能为自己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也希望能通过杨开明将消息传递给身在外地的毛泽东。由于形势极为险恶,杨开慧收信和寄信都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她写好这封托孤信却无法寄出,只好藏匿在家中老宅的墙缝中。然而,时局动荡,她的愿望没能达成。堂弟杨开明先于杨开慧于1930年2月22日牺牲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年仅25岁。1930年11月,杨开慧被捕后英勇就义,年仅29岁。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正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寄信给杨家,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作者:姜国】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杨开慧 长沙县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