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打造长沙高品质课堂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陈晓康)长沙已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如何充分发挥未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育人理念更新和教学模式变革,着力打造长沙高品质课堂?今日,长沙市信息技术重塑品质课堂研讨会暨未来学校共同体推进会在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举办。活动现场展示了芙蓉区智慧教育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长沙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聂庭芳,芙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罗加祥等,以及湖南湘江新区教育局、各区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信息中心主任,未来学校创建校共同体成员单位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信息中心负责人和学科骨干教师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
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作成果汇报。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红以“构建‘两融四学’新模式,推动区域教与学方式变革”为题进行智慧教育经验分享,从“三全”覆盖、“三步”推进、“三新”构建等方面进行芙蓉区“新型教与学”研究成果汇报。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雅敏作“三轮驱动 融创赋能 信息化教学实验助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汇报。长沙市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曹谦作“融合交互 迭代升级 数字化转型创设教育多维未来”成果汇报。
长沙市第六中学、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作为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代表,就学校运用信息技术重塑课堂先进案例进行分享。
“如何把未来学校从理想变为现实?”“未来学校发展的模型是什么?”“未来的教育生态是什么?”会上,王素作“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学校建设”专题报告,与大家交流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的挑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数字化转型与未来教育重构以及未来学校的建设路径等方面问题。王素建议,教与学方式创新应做到差异化地教、个性化地学、精细化地管,未来学校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数据驱动评价,积极构建未来教育生态。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潘勇作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实施方案解读,解读围绕共同体的主要目的、工作目标、实施原则、运行思考、主要任务、实施保障六个方面进行。潘勇指出,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将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协作研究,发动教育者们共同应对时代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探索富有区域特色的未来学校发展模式。
聂庭芳作“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看未来学校的使命和担当”主题讲话,讲话围绕未来学校创建校的使命、担当、特点、建构、思想、认识与推进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他强调,未来学校建设必须立足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育人方式转变。尤其是在学习终端支持下实现学生情境探究性、体验式、项目化、问题化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月19日−20日,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作为全国唯一市州代表,6月20日,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作题为“以数字化提升综合素质评价水平”的典型经验发言。“我市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效破除评价‘指标细化难、数据采集难、多元评价难、结果应用难’等问题,智慧赋能治理‘五唯’痼疾。”会上,孙传贵介绍了长沙做法,分享了“长沙经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