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一把青瓷壶(有声)


  我仙逝多年的祖父曾珍藏着一把青瓷茶壶,它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壶的正面刻有四个醒目的隶书字体“病解相如”,右上一行小字“赠光简贤弟”,左下落款“瞻岵赠,甲寅仲春”。祖父一直视如珍宝,更舍不得用来沏茶。

  我长大后知道,“光简”是祖父的名字,但“瞻岵”是谁?祖父很自豪地说:“瞻岵,就是离我家只七八里路的沙田杓子冲何叔衡公的学名,谱名启璿。”叔衡公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他为什么送这把精致的青瓷茶壶给祖父?随着祖父的述说,那满壶的故事绵延而来……

  1913年春,37岁的何叔衡在经历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国等事件后,毅然辞去云山高等小学堂教员职务,考入长沙公立第四师范。翌年,学校并入一师,叔衡公转入一师讲习科一班就读。当时校内主事颇为惊诧,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来当学生。叔衡公诚恳地说: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急盼求新学,为国效力。他的回答深受学校赞许,便收留了这位校内年纪最大的学生。在这里,叔衡公结识了比自己小17岁的毛泽东。他们年龄相差大,但志趣相同,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真理,很快建立起亲密友谊。毛泽东常说“何胡子是条牛,是一堆感情”。叔衡公对毛泽东的勤奋好学和远见卓识更是钦佩,常说:“毛润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1914年春,在叔衡公的引荐下,时年23岁、小叔衡公15岁的我祖父也考入了一师。因是同乡,又是族兄同辈(何姓族谱,同为“启”字辈)同窗,且两家是世交,两人很快成为契友。这年仲春,叔衡公因出天花,病倒在床,祖父为其请医买药,熬药服侍。经过半个月医治,叔衡公终于病愈。为感谢族弟招呼照顾,叔衡公特意买了一把上等青瓷茶壶送给祖父,感谢之情尽在壶上刻的“病解相如”四字上。情深谊长,祖父珍藏这把茶壶60多年。

  1916年,祖父在省立一师毕业,这时叔衡公已被聘长沙楚怡学校任主任教员,便留祖父在长沙教书。但我曾祖父已年近古稀,已25岁的祖父还未成家,曾祖父便急催他回家完婚,从此告别了契友。

  新中国成立后,我大学毕业从事教育工作,一次看到《何叔衡生平事迹》这本书。我把书中的有关内容读给祖父听: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何叔衡被留在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为掩护被国民党军包围的战友突围,年近花甲又疾病缠身的何叔衡纵身跳崖,壮烈牺牲,实践了“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59岁……听到这里,祖父哽咽不语,眼里噙满泪花。他从书柜中拿出叔衡公赠送的青瓷茶壶,双手捧着,久久凝视,几日茶饭不思,不时自言自语地说:“叔衡兄,可悲可痛!可歌可泣!”

  每当见到祖父传给我的那把青瓷茶壶,我便思绪翻腾。青瓷茶壶,不只是一把茶壶,更是一种精神,一件珍贵的传家之宝,在我们心中滚烫而绵长……

【作者:何继光】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