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那扇窗口(有声)


  天空灰蒙蒙的,小雨下个不停。

  走进老城的巷子里,这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年代久远,岁月斑驳。当我拾起记忆的碎片,却讶异地发现那熟悉又陌生的楼房还在。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但我依然能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我远远地望着那扇窗口,仿佛看到母亲那孤独的身影正依偎在窗前。或许,只有那扇窗才能燃起母亲对生活的渴望,那是她进入垂暮之年后最爱呆的地方。站在窗前,视线可以沿着小巷往街口延伸……她不仅可以从熙熙攘攘的人群探索生活百态,还能对各色人等作一番评判。一个90多岁的老人还能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我不得不佩服她渊博的知识和清晰的头脑。

  那扇窗口给母亲晚年带来非常多的快乐,同时也给我带来无限忧伤,因为窗前那条巷子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常常,猛一抬头,我就会看到窗口母亲那灿烂的笑容,或者我离开家时,一回首就能看到母亲那不舍的眼神。

  上个世纪20年代,父亲萧光球在毛泽东、蔡和森等的影响下成为新民学会会员。当年,父亲协助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了长沙文化书社,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那时,作为富家小姐的母亲不顾家庭反对,只身去了武汉“闹革命”,并在武汉结识了父亲。两个热血青年在相互欣赏中相知相爱,一同走上了革命道路。可想而知,母亲的行为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但母亲全然不顾,毅然跑去南京与从事地下工作的父亲结了婚。

  长沙解放后,我们家可谓门庭若市,总是有些文人墨客来我家串门,谈古论今。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胸怀和眼界也跟着得到了提升。虽然父亲病逝对我们家打击巨大,但母亲并未因此消沉,迅速挑起了家庭重担,承担起八个子女的衣食住行。母亲把家管理得井然有序,干净整洁。我们对母亲总会产生依赖,不论是当作家的哥哥,还是当医生和政府部门领导的姐姐,凡是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遇到棘手的问题和不顺心的事,都会向母亲倾诉和讨教,耐心听取母亲的建议。母亲经常告诫我们:“同样的事,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态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了母亲的指教,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时,人们称赞母亲“既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从事档案管理的母亲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从不贪图任何私利。她对业务的熟练程度令人惊讶,只要有人查阅档案资料,她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调出来。单位文艺汇演中,也能见到母亲的身影,她扮演京剧《杨门女将》里的佘太君。平时,母亲在家闲瑕时也会唱上一嗓子,就有人开玩笑叫她“佘太君”。母亲在工作中具有大家风范,但在生活中却又不乏“小家碧玉”。母亲将各种新鲜玩意和乐趣融入生活之中。即使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也会把家里布置得简洁典雅。那时,母亲会根据季节与环境,更换各种类型的挂画。炎热的夏天,家里的凉席若有破烂之处,她会巧妙地将其变成一朵漂亮的花、一只美丽的蝴蝶或一棵苍劲的松树。家在她的精心布置下变得极具生气和美感。虽然家里并不富有,但母亲对我们的穿着打扮却很有讲究,她会将旧毛线用颜料染成各种颜色并织成漂亮的毛衣,还用旧衣服拼出各种图案做成各式服装,把我们打扮得像“小公主”。

  母亲还会不断地鼓励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她说:“社会发展需要有文化的人,你们应该趁年轻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我和姐姐是被耽误的一代,在母亲的支持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硬是把丢失的知识重新找了回来,先后实现了大学梦。

  母亲经常说:“富与贵不是一回事。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如果要做精神的贵族,首先就要自律、克己,乐于奉献。”“不求名不得利,光明磊落,厚道待人。”这是母亲给我们制订的“家训”,也是母亲对我们人生道路的指引和祈盼。母亲到了耄耋之年,她仍不愧为我们的人生导师。晚年的她坚持阅读各类书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要求担任公职的儿女们回家接受她的询问。这时,母亲一脸严肃,认真地说,你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能沾染不正之风。“不能贪,决不收不义之财!不论社会风气如何变化都要严于律己,磊落行事。”有人说,母亲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我幸有一个既坚持原则又通情达理的母亲,我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我们八个兄弟姐妹没有成名成家,但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本心,牢记底线,行事坦荡,一生平平安安。

  母亲说:“路如果不坚定地走下去,就不会知道有多少坎坷和曲折,只有靠自己亲身去摸索、感受,才会逐渐懂得如何运用微笑去面对……”我驻足遥望曾经熟悉的那扇窗口,仿佛看到母亲正站在窗前朝我微笑!

【作者:卓虎】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