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我的入党故事⑤心是热的(有声)
......(节选)
曾记得那天当我把改了好几遍的入党申请书交给支部书记时,全身都在颤抖。不过,我认为接受组织对我最好的考验方式就是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因而,那段时间,我一直忙于收集整理许光达的故事,那些动人的故事经《长沙晚报》刊发后,影响广泛,流传至今。
1983年5月17日,我被共青团湖南省委推荐到衡阳参加全国农村团组织整顿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在农村青年求知、致富、娱乐上做文章》的专题发言,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对于我的发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休会时主动与我交流。6天后,胡锦涛同志专门来到高塘公社视察共青团和群众文化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之后,全国各地的基层共青团组织前来高塘公社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对我来说压力真大。荣耀与艰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大家来参观学习,倒逼着我不得不在工作中不断地推陈出新。
1987年高塘公社更名黄兴镇,我也在这时转正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即,我从共青团和宣传工作岗位转到乡镇领导岗位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乡长。后因并乡建镇,我这个镇长又转岗去抓红色文化建设了。那几年时间,我一直忙于修复左宗棠墓园、筹办李维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修复李维汉故居和柳直荀故居等,虽说工作杂而累,可我乐此不疲。1998年1月,我被调入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室,参与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筹备工作。当我第一次走进令人渴望的花明楼时,我的心震撼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内松柏苍翠,花木繁茂,碑石矗立,幽静清雅。流连馆内,想象着刘少奇一生走过的每一步,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些工作经历,不但淬炼了我的人生,也让我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最近几年,红色文化的兴起,很好地回应了人们内心的渴望和心灵的呼唤。我被调入公路系统工作后,主抓的一项工作就是给红色景区通水泥路和柏油路,实现红色走廊连网成环。我想让人们到长沙任何红色景区参观旅游时,都可以乘坐公交车或专线车当天往返。
2007年10月,我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任职,很多人对我这次工作调动大惑不解,从公路系统到文博系统,跨度太大,似乎有点不搭界。其实,从我的工作经历来看,完全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因为近40年工作,我几乎没有离开过红色文化。
我觉得,只有把纪念馆放在心里,把心用在纪念馆里,坚定信念、淡化“官念”、丢掉私念,才能持之以恒。只有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履职、勤勤恳恳处事、踏踏实实为人,才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初心,才能与参观游客心心相印,才能全心全意免费开放、精益求精陈列展览、尽职尽责保护文物,才能深入扎实研究红色文化、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开创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文博工作新局面。
2011年3月22日,习近平同志莅临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花明楼景区视察,给予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全体员工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2018年11月23日,我应邀参加中共中央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又一次聆听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志的视察和重要讲话激励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人人争做红色文化“宣传大使”。那些年,我除了搞好场馆建设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机会,义务给天南地北的人们讲红色故事,一口长沙话的红色故事讲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哪怕就是退休后,我还时常被邀请去讲红色故事。庆祝建党百年前夕,我专程开发了《赶考路上的共产党人》《重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党课和红色故事,声情并茂,深受听众喜爱。
“我要为信仰去承诺,仍然勇敢而执著,绝不世故地沉默……”年轻人爱唱《心还是热的》这首歌,偶尔我也会跟着旋律哼一哼,感觉60多岁的人,心是热的,还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这一生没有太多的喜好,唯有把红色故事讲好,讲到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