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华:何谓青年
这些年来,“小时代”“伪娘”“佛系”等概念接踵而来,另一方面中国人口确乎日趋步入老年化。面对风驰电掣、日新月异的整个世界,我们的民族需要释放出蓬勃的朝气、极富创造力的生气。杨丰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先声》(湘潭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立足于新民学会旧址,着眼于历史,以宏阔的精神视野对青年做出了一番新的定义。既表现对“新民”原义和革命先行者整个历史风貌的尊重,又寄寓了时代的心声和个人作为青年人的文化愿景。
从生命活力的视角定义青年。“五四”一代,陈独秀等曾提出过“兽性主义”等说法,与梁启超、李大钊等人所提出的“少年中国”口号有着深刻的呼应和互文,共同表达了以健旺的身心一扫几千年来封建专制所导致的暮霭沉沉文化生命气象。因为大家都意识到20世纪将会是“动”的世纪,是“德”和“赛”两先生主宰着未来,不顺应着这一历史潮流, 就会沉沦在“东亚病夫”的地窖中万劫不复。《先声》充分描述毛泽东、蔡和森等青年人为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变革自新而上下求索、不辞辛劳,同时他们本身也是注重体育锻炼,以“冷水浴”等方式健康自我。他们的生命力是沛然与健硕的。作品尤可称道的是,它还将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等“老同志”和以向警予、蔡畅等为代表的青年女性纳入写作的重要内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被人们常用以勉励他人和自勉。其实不然,只要你的生命力旺盛,葆有一颗在创造道路上活蹦乱跳的心,人就不应念老称老、倚老卖老。葛健豪、徐特立、何叔衡等人在行动上就冲破了俗见,冲破了年龄的设限,他们是中国现代史上真正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在传统语境里,青年女性的天职就是“待字闺中”和“相夫教子”。她们的生命活力是被男权阉割的,被“三从四德”榨干了的。向警予、蔡畅等就不同了,求知、自由恋爱,与男性平等对话,关心国事,勇于抗争……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到了时代和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从信仰的坚定视角定义青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时代,科举遂意,并由此扬名立万、升官发财也许是许多青年的人生追求之一。虽然不排除在历史长河之中,为民请命、为民谋福祉的大有人在,但总体上自我与个性是阙如的,没有换来独立之人格和思想之自由。新民学会的众生从一开始就抱着与传统人生观彻底决裂的信心和勇气的,不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所谓“新民”的核心含义就是要实现人的觉醒。《先声》特意书写了第四章“与信仰谈一场恋爱”。这场“恋爱”的主角当然不只是蔡和森、向警予,而是为推动历史进步不惮前行的一群热血青年。大家去巴黎勤工俭学,不是去海外镀金,以至于归国后兜售一个好的身价,赚取权重位高的职业,而是去圣地接受革命洗礼,在精神的熔炉里锻造更坚强的身心。所以,在谋划去巴黎的道路上,同道们更是克服了重重苦难,做出了各方面的努力。他们一旦真正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就把个人的性命安危置之度外了,革命就是他们的职业,革命就是他们的最高荣誉。众所周知,从新民学会走出的不少革命家最终都壮烈牺牲了,他们短暂的人生却是让青春永远定格了,用生命诠释了真正的殉道精神,青史铭刻。《先声》也有做出比较,令人感喟、令人思考。萧子升,也是杨昌济得意的“三弟子”之一,曾是新民学会的顶梁之一。但后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众人相左,半生辗转在所谓社会主流之中,终身践行“以教育为工具的革命”……却最后只能终老于异国他乡,徒留死前遗憾。
从开放的胸襟视角定义青年。《论语》告诫代代的莘莘青年,“父母在,不远游”。本应该“志在四方”的男儿很多人就这样成了“恋檐家雀”,本有“鸿鹄之志”就这样不曾放飞便铩羽。现代青年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摆脱画地为牢式的封闭与狭隘,参与社会,积极与世界交流。在开放性的眼界和心胸中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自己。当年,毛泽东就写下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样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些年来,“宅男”成为不少青年的身份认同和标配,天天沉溺在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外卖在某种意义上为这些不良习气助纣为虐。显然,这些都不是健康的表现。《先声》所叙述的新民学会旧址“刘家台子”是一个轴心。但这个轴心的半径却是向外界发散投射的。首先大家从三湘大地汇聚而来,表达对知识的渴求。接下来,这个半径又迅速地被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扩大自己的触角,将刻度伸向了北京和上海等当时的文化中心与革命中心,从而实现与整个时代的同轨,与整个大气候共呼吸。乐于面对、善于倾听、敢于学习、精于吸收,正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惟有老态龙钟才表现出消化能力急剧下降,自以为是,固守自我,生怕风化。尤为可贵的是,尽管面临种种艰难困苦,这些新民学会的青年还将进取者的眼光刺破了国界和民族主义的束缚,就是一些最终基于具体形势和实际原因未能迈出国内的,都曾表达了解世界、走向国际的勃勃雄心。勇闯天涯,不仅是一种荷尔蒙分泌的结果,更应是一种青年智慧的呈现和提升。
如果说,“沩痴寄庐”象征着后代青年为旧文化守孝的话,那么“五四”前后的“刘家台子”则象征新式青年在此孕育独有的内在品格和文化气质,而《先声》则从更宏阔的精神视野上注解何谓新时代青年,在这一点上,这本书足以凸显出自己的价值与品格。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