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表情包让交流更贴近
■朱传欣
上世纪80年代,一位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入了一串字符“:-)”,用以表示微笑。这张生动、亲切的笑脸迅速传播开来,可谓最早的“表情包”。此后,人们“视觉先行”,创造出各式各样形象的表情符号。新世纪初,即时通信软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套视觉情感符号:这些造型可爱、神态各异的“小圆脸”具象地模拟出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颇具典型性,推出后风靡至今,成为流行符号。
表情包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交际中“副语言”因素的缺失,容易拉近彼此距离,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当人们面对面交谈时,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来自具体的言语,还来自交谈时彼此的语调、语气、表情、姿势、动作。这些非语言的信息载体统称为“副语言”。
在早期网络社交中,人们只能依靠文字传递信息,线上空间很难为“副语言”提供一席之地。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论是氛围、效率,还是生动性、丰富性方面都打了折扣。表情包发挥出人际沟通中“副语言”的社交功能:提供额外的社交线索,增强言语信息的密度,展露彼此的情绪状态,增强人际交流效率,等等。表情包让人们在网络交流时得以更加直观、快捷地表达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态度。
当一个表情包被数量足够多的用户、差异性足够大的群体共同使用时,这个表情包往往折射出一定时期内人们的共同关注和相似体验。比如,201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傅园慧摘得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她在接受采访时喜出望外、率真生动的表情,被众多网友截取为自己的表情包。一瞬间,“洪荒之力”表情包在网络中广为传播。
还有些时候,同一个表情包对不同群体、不同人来说,含义可能并不相同。例如微信中“微笑”的表情,在一些人眼中表示内心的愉悦,在一些人看来则是礼貌性的社交回应。发送者和接收者身处不同文化语境,在对表情包的“编码—解码”转义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理解。
表情包的出现,反映的是互联网社会中人们真实、饱满、个性化的交流诉求与期待;层出不穷的表情包,如同最早的那串“笑脸字符”,为网络交流平台注入生机活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小小表情包蕴含着生动的主体情感,衍生出活跃的网络语言。与此同时,作为人人皆可随身“携带”的交流符码,表情包不仅好用,更要用好,促进健康、正向的网络空间的营造与培育。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