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理想的旅伴

  ■胡宇

  余光中说,如果要在古代诗人里找理想的旅伴,他选苏东坡。

  李白有点不接地气,杜甫又太沉郁,只有苏东坡最合适。

  我同意,因为我也是选苏东坡啊。

  才华横溢的词赋诗书大家、容易感伤的诗人、天真烂漫的朋友、心忧天下的官员、克勤务实的工程师、作古正经的农夫、好奇的吃货、善于创新的厨师、研究瑜伽道家的养生达人、不合时宜的另类、妙趣横生的聚会主角……这些都是苏东坡的标签,却又完美地在苏东坡身上融为一体。

  总结来说,他就是一个有趣的人,一个理想的旅伴。

  好旅伴要聪明一点是不?谁愿跟一个傻子一起混?

  科举考试时,主考官欧阳修见苏文大惊,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把此文列为第二,结果撕开密封,却是眉山苏轼。欧奇之,再三叹此才难得,他说读苏的文章令他冒汗。

  好旅伴要是美食主义者是不?不尝美食,何以旅行?

  贬谪黄州时,当地猪肉因肥而价极贱,“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苏东坡发明了新的烹饪法,即将猪肉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再炖上数小时,肥而不腻,自此东坡肉成为经典名菜。苏东坡发明的菜式还有东坡鱼、东坡汤、东坡肘子……他是个典型的吃货,有滋有味地享受生活的本真。

  跟他一起浪,我一定是个幸福的胖子。

  出门在外肯定不如在家安逸舒适,好旅伴需要一点阿Q精神是不?

  穷而困顿的苏东坡,在黄州雪堂的墙上,写了三十二个字,“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蛾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脓,腐肠之药。”瞧,凡事总能自圆其说,这自圆其说也能让同行的人很愉快是不?

  好旅伴脾气要好一点是不?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是不是有点扫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看他脾气多好,门敲不开,他就不敲了,干脆到江边听听江涛,诗意一番。

  好旅伴要有些出奇不意的惊喜是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东坡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兴之所至,欣然起行,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刚好张怀民也未睡,两个人就去月下散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此刻月下的两人,不都惊喜于这份未约的默契吗?

  他身上的故事,他元气淋漓无所畏惧的一生,大约可以一口气说上几天。

  这样的妙人,几千年才会出一个。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一个地域的精华灵气,全部集中在他们父子身上了,而苏东坡又远超其余二苏。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12位千年英雄(1001年-2000年),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人。

  苏东坡在世时粉丝众多。死后的千余年来,粉丝更众。林语堂是其中之一。《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他用英语写成,向西方世界介绍这位伟大的天才。

  林语堂: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作者:胡宇】 【编辑:黄能】
关键词:苏东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