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秋日
文 | 韵小丽
小屋今天重漆了,在雨季前就准备重新做的事,在武夷山最干旱的季节完成了,万事终有定数,等着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在武夷山淹城两个月后回来,院子里依然处处可见大雨的痕迹,腐草挂在篱笆上随风摆,木墩抵着井台,柴门几近散架了,斜依在桂花树下。草已侵占了大半个院子,茄子辣椒还有我种植的百日红却不见了踪影。最可庆幸的是,大水差10厘米就进屋了。
村里的乡亲无一例外一惊一乍得打招呼:幸好你们跑得快,要不吓死。而我依然想象不出当时的惊险。
当我们依然谈论大雨时,武夷已大旱了。回武夷的第二天早晨5点起床拔草,草难拔了,土地干而板结,甚至没有晨露,往常四季都会报到的水露,失约了。在之后的几天,温度一天天攀升,湿度一天天减低,午阳炙烤着大地,鱼塘里的水真的是一眼一眼蒸腾去,鱼儿们已随大水去了,鱼塘高温少鱼。
每天在太阳升起前起床,在溪边茶园游荡拍照,在烈日到来前整理院子,修剪安置植物。大剪刀咔嚓了茶树的新枝也咔嚓了红榉木山茶和红枫,金桔树开满了甜蜜的白花,我就不舍得下刀了。篱笆上爬满了丝瓜藤,丝瓜已完全不能吃了,等着收丝瓜布。和我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屋旁的花海,他们种了太多的丝瓜,卖不出也只能丢弃。我们捡来收丝瓜布,拨去干褐色外皮,白胖的囊子就可爱起来,院子里摆满了黄白球形的丝瓜囊。太阳正好风纹丝儿不动,旱也有好处的,晒丝瓜布绝佳。
墨墨已经一岁半了,每次回来都担心他不认识我们了。而这次,他确实长大了,看着挣脱奶奶怀抱毫不迟疑地奔向我们的小身影,这个温暖的小肉肉就是我们具象武夷山念想。过年的时候张爷爷抱着墨墨念遍了村庄里每家的对联,之后只要见到字就必须念。他专注地盯着,只要你念念有词就好,全村的人都知道他的好学。夏天的时候买了10本0-3岁幼儿读的小书,放在一楼书架的最底层,墨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他每次到木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搬出那一盒小书。我们一起读书,墨墨只能蹦一个一个的字,但也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他最喜欢唐诗和数数这两本书。唐诗里最喜欢《咏鹅》《静夜思》《咏柳》《悯农》四首,他的小手翻动着小书,翻到喜欢的一页就指着,仰头看着你读。午后,太阳炙烈时,我们坐在东阴下读诗:人闲桂花落。墨墨指着柴门旁的桂花树稚声:桂!
竹林里传来了叭叭声,那是真正的爆竹声,干裂的竹子的爆炸声。对面的树上鸟妈妈警惕地看着我们,在鸟眼里墨墨也是庞然大物。给墨墨读书,换一双墨墨的眼看数字看唐诗看世界:鹅鹅鹅,骆宾王那一瞬的张望,丰富了千年来华夏稚子们从实物到文字的观察表达;每个月夜,静夜思都会带给我们故乡……长大的墨墨会不会忆起这些古诗,都不影响这些古诗中潜移默化的浸染。昨夜墨墨坐在爷爷的腿上,认真地摆弄面前的茶杯茶碗,逐次洗、倒、闻、尝,一丝不苟地品尝着并不存在的茶。不足两岁墨墨已经开始了人类的飞速进步,直接观察和间接书本学习。人能统治地球总是有道理的,狗狗肯定不知道千年前的另一只狗狗曾眼见过什么,而墨墨知道。
从月挂中天到星斗密布,不过就是几天的时间。晚饭后,从村里回小屋,银河划顶,天盖四合,老张用手机对着星空认星座,而我们曾只知道它们的小名,现在补课认识学名。白天也许热,夜却凉如水。
穿过竹林穿过杉木林去探九曲溪,从未见过的枯水季。
也许明天就会下雨了,秋日,我如此盼望,正如七月的时候我盼望天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