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状元郎 | 文脉长沙

相链区块链

易凤葵



  霞光浸染东方,晨风轻拂湖面,湖滨垂柳依依,似少女秀发飘逸。临安(杭州)西子湖畔又一个美好的早晨,迷人的景色,清新的空气,使人神清气爽。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春,青年才俊易祓在潭州(长沙)以乡试第一的成绩被京都临安“太学”录为“太学生”。

  “太学”学府曾是岳飞的故宅,离西湖不远。易祓经常来到湖滨晨跑健身,以壮体魄和提升体质,眨眼间,他读“太学”已快10年。“太学”以“外舍内舍上舍”“三舍法”育才和择优选才,其中,“外舍生”2000余人,“内舍生”约300人,“上舍生”仅30人。

  俗话常说,宁乡人会读书。这恐怕得从易祓说起。易祓入“太学”时是“外舍生”,因苦读而入“内舍”,其后再入“上舍”,且已在“上舍生”中名列第一,学业成绩登上了“太学”金字塔尖,就待殿试开科。

  片刻,易祓停下脚步,面对湖光山色,放声吟诵自己新创的词作《喜迀莺·春感》:“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一霎时晴,一霎时雨,正是催花时候……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不知道易祓是否又想到了“水遥山远”的故乡?

  易祓出生在沩水源头宁乡巷子口,这里奇峰挺拔,山水清绝,田园锦绣,阡陌纵横。沩水源从境中流出,一派清流,悠悠东去,是人称“世外桃源”的美丽山乡。

  茫茫人海中,人生的际遇总是有缘分的。易祓天资聪颖,对接受学识领悟力极高,但少年时代求学之路却充满了传奇色彩。最初他在老家的族校启蒙,很快,地方塾师不能满足于他。这个时候,他有幸相识了南宋大儒张南轩(张栻),并在后来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张南轩先生掌教城南书院,(易祓)相过访。”隆兴二年(1164)冬,已故名相张浚安葬于宁乡龙塘(官山),张栻在张浚墓地旁边筑草庐为父丁忧守孝。易祓的祖父易妙曾任过县令,时退闲居。一天,易妙与其子易几先携长孙易祓前去龙塘张浚墓凭吊。张栻见之,非常高兴和感动,询问易祓学识并考问其学业基础,甚为惊喜。易妙告诉张栻,易祓五岁半启蒙,八岁就能诗,现乡下已无师给他授课了。张栻知其愿望,故将易祓视为弟子。自此,易祓多次去张栻“礼庐”接受面授,张栻也曾回访过易祓家,与易家成为乡间挚友,并推荐易祓入其主持的城南书院就读。

  《湖广通志》载,青年时代的易祓“与张南轩往来讲学。张有访公诗云:‘西风吹短发,复此渡长桥。木落波空阔,亭孤影动摇。徘徊念今昔,领略到渔樵。傥有山中隐,凭谁为一招’”。这是张栻过宁乡横市长桥时吟赠给随行者易祓的一首励志诗,他对易祓寄托了无限希望。

  易祓经过在城南书院的短暂寄读后又随张栻进入岳麓书院求学。随后进入书院求学的有湘乡人王容和浏阳人汤璹。王鳌《姑苏志》卷五十一云:“汤璹字君宝,本浏阳人,淳熙中第进士,与王容、易祓号‘长沙三俊’。”

  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由孝宗赵眘主考的殿试说到就到。淳熙十二年阳春三月的一天,豪情满怀的易祓“直赴殿试”,其策论考试题是《萧曹丙魏孰优论》,讨论萧何、曹参、丙吉和魏相四位名臣的治国之道。

  “大臣之用天下,当维持天下之治体,而末节不与焉。即区区之末节,而较其一时之所长,则其著见于事业者,固不能无等级之辨,然非所以论大臣任天下之道也……”多年的寒窗苦读,易祓下笔如千里江河奔泻。

  “昔者汉家之治,源流深长,诚不可以一时之严毅为之也。萧何之画一,曹参之清净,丙吉之长者,是固足以维持汉家仁厚之政。而魏相独以严毅闻,严毅非不足以为政,而汉家之治体果如是乎?”萧、曹、丙、魏孰优?易祓认为太平盛世宜行仁政,多事之秋必施严政,过渡时期则须宽严相济。易祓在结论部分更是抽丝剥茧,步步深入,论辨滔滔,使人振奋:“今观班固之于数子一概而论之,且曰君臣一体,相待即成。则夫萧、曹、丙、魏之得君行道,是故不可优劣辨者。然独于魏相之严毅,而谓其不如丙吉之宽,则班固之论,盖亦深识夫治体,而非泛然之论也。犹之一身焉,于康强无事之时,而投之以决裂瞑眩之药,非徒无益,即反害之……此治体之说也,因之论数子亦主乎而已矣。学者当‘以是求之’。谨论。”

  “以是求之”多少有点从实际出发的味道,但在那个一言九鼎、全凭个人意志行事的皇权时代,要做到“以是求之”何其艰难!通读易祓这篇“八股文”,就会发现其观点并没有脱离儒家推行的仁政,压根就谈不上有什么新鲜感。不过,这倒是迎合了被金军逼迫到杭州的赵氏皇帝的口味,南宋要凝聚已经四分五裂的人心收复北方失地,高举的就是仁政这块千年不变的牌子。

  其时,孝宗正力图有所作为,为此,他为被高宗和奸相秦桧冤杀的抗金名将岳飞平反昭雪,剥夺了秦桧的封赠,想重振旗鼓收拾旧山河,希望在年轻一代中为国选贤。他对殿试选拔人才作了某些改革,不再仅以诗对选才,而是试图通过殿试策论发现、寻找治国之人。

  成绩出来了,易祓获得了殿试第三名。负责考试的官员将前三甲的答卷呈送给赵昚钦点状元。那天,皇宫内香气缭绕,赵昚边品着茶边看考生的答卷,看过了前两位写的文章,赵昚觉得很不过瘾,几乎不想再看下去了。当他耐着性子看到易祓写的文章时,忽而眼睛一亮,“帝甚嘉之,赐封释褐状元”。



  《文献通考》载:“宋进士榜有贰:一,正榜;二,国子监榜,至释褐堂释褐号‘释褐状元’,其恩例与殿试状元相同。”元丰二年(1079年),新颁三舍法规定,太学“内舍生”年度校定及公试皆列优等,在化原堂释褐,赐给袍、笏,称“两优释褐”,亦称“上舍出身”,其第一名即称“释褐状元”。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但这只是一个比喻,真正能够获得状元称号的却是凤毛麟角。

  历史上,科举考试曾经催生出700多个文武状元。湖南科举史上有两个人才高峰,一是在南宋时期,文化中心南移,加上湖湘学派的发展,湖南在文化、政治、经济上的地位都显著提高;一是晚清时期,接续宋代人文传承,文风鼎盛,更由于湘军崛起及其对湖湘学子的大力提携,这时科举人才高峰更为显著。《湖湘文化大辞典》载,自唐代至清代籍贯为湖南或寄籍湖南的进士有2432人。而关于湖南籍的状元一说有5个,一说有7个。这个数字相对于江浙等状元大省而言,确实有些寒碜。易祓获得状元,也算给曾经创造了“破天荒”历史的长沙挽回了一些颜面。

  黄梅戏《女驸马》有段唱词曰:“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呐!”

  易祓夺魁,像史上所有获得状元殊荣者,享受学业攀上巅峰的喜悦和无限风光。在临安,他“着红袍,骑高头大马”,前呼后拥,打马游街三日。同时,京城快马正在通往宁乡的千里驿道上飞驰,将他中状元的金榜喜报迅速送达县衙,地处巷子口的易府不再是“数年寒舍无人问”,而是“一举成名天下知”,门庭若市,满院生辉。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考中状元当然不是单纯为了“着红袍”之类的光鲜。学而优则仕,在官本位的时代,考状元就是为了做官。“释褐”亦称“解褐”,就是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释褐”这个词对于农家出身的易祓来说真是恰如其分,随即,他被“补文林郎、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从一个农家子弟步入仕途,他急急地赶赴湖州昭庆军驻地上任去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一年,易祓29岁。

  易祓在临安读“太学”,这一读就是十年。不少戏剧作品里,经常会有状元回乡的故事。在书生离开家乡读书、应试之后,妻子便独守空房,日夜耕作、思念,某日,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敲锣打鼓之声,敢情是夫君高中回乡来了。可易祓高中状元后不仅不见衣锦还乡,相反还常常因为北方战事吃紧而断了音信,留在巷子口老家耕种和照顾家小的夫人萧氏有些不乐意了,填了首《一剪梅》寄给夫君:“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就前廊,忘却回廊。功名成就不还乡,铁做心肠,石做心肠。 红日三竿懒画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不知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画鸳鸯。”萧氏思夫之心情真意切,将满腹情思凝聚笔端。

  萧氏15岁就嫁给了24岁的易祓。民国《宁乡县志》载,萧氏“有才思,能诗词。笄年适祓,伉俪至笃。”

  易祓见妻子有情绪,坦诚地回给妻子一首《喜迀莺·春感》:“别后。音讯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宋代是一个词人辈出的时代,不仅男人会填词,女人也会填词吟哦。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莫过于李清照了,据说,“萧氏号称李清照第二”,是长沙历史上难得的才女。

  萧氏虽然不见大名,却是一个会填词的女词人。他们夫妇二人,是当时有魅力的词人,夫妇俩的诗词双双被《全宋词》留存。

  这一唱一和,冰释了小夫妻间的嫌隙。这种精巧的唱和之作,在长期分居两地的易祓夫妇之间是常有的事,而在《全宋词》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属于宋词中的奇葩了。

  萧氏不仅词填得好,而且诗也写得与易祓不相上下。流传下来的有一首《对雪》:“纷纷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自嗟老景光阴速,谁使佳时感怆多。更念鳏居憔卒客,映书无寐奈愁何。”在这首诗中,萧氏使用了很多典故,写出了“鳏居”的寂寞和愁闷。对于住在山里的农妇来说,面对飘飞的雪花能够生发出如此感慨,这不能不说萧氏想象力之丰富,妥妥的一个多愁善感的“文艺女青年”。

  盼星星,盼月亮。易祓终于在年底抽身回到了长沙,并在长沙和家人一道过春节。

  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月初七,易祓和夫人萧氏陪同滞留在长沙的姜夔夫妇游览了贾谊故宅、定王台及蓼园等胜迹。易祓暂居在晋代先祖易雄任长沙主簿时的旧宅,尽地主之谊邀好友相聚。姜夔一高兴,作了一首《一萼红》,并在词的开头详尽记载了他和易祓同游定王台的经过:“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着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姜夔所记“长沙别驾之观政堂”正是易雄故宅遗址。易雄当年为保护湘州(长沙)百姓被害后,朝廷追授他为“忠愍侯”,并敕建“别驾祠”。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词人、音乐家。和易祓的交往和友谊,姜还另有文章叙述,他说:“某早孤不振,幸不堕先人之绪业。少日奔走,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稼轩辛公,深服其长短句如二卿。孙公从之,胡氏应期,江陵杨公,南州张公,金陵吴公及吴德夫、项平甫、徐子渊、曾幼度、商翚、王晦叔、易彦章(易祓)之徒,皆当世俊士,不可悉数。或爱其人,或爱其诗,或爱其文,或爱其学,或折节交之。”姜夔才华横溢,为人豪放,他把易祓等称为“当世俊士”,可见两人的才情和友情。易祓中状元后第一次回到故乡,又恰逢新春佳节,在祖居地与好友相聚,唱和诗作,抒发豪情,不亦乐乎!



  易祓入仕以来,受历代先贤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大夫情怀的影响,他兢兢业业辛劳于朝事而受到宁宗皇帝的嘉勉,称他为“公而忘私之臣也!”

  易祓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皇权中心,仕途之路走得很顺利也很坚实,有乘风破浪向前之势。他曾为“帝师”,为宁宗讲授过《论语》,也曾在军中历练,又到地方当过安抚使,再到编修国史、侍从皇帝起草诏令和君主咨备等多个岗位担任主官,已是朝廷六部公卿之一,二品大员。

  从中状元到担任朝廷重臣用了21年,如果只图过日子,甚至追随朝廷主和派阵营,或许易祓能再登高位。但作为易姓后人,他时刻没有忘记先祖易雄为救长沙百姓慷慨赴死的风骨:弘扬正气,要勇于放大自我,以此警醒社会;修身报国,要敢于牺牲自我,以此昭示未来。易祓在礼部尚书高位上,关注的始终是宋朝仅存的半壁河山。浓烈的家国情怀是不可改变的,岳飞、辛弃疾等英雄壮举在前,图谋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无日不在易祓心中激荡。

  易祓对宋金对峙有精辟的理解,认为“敌国有必败之势,中国有必胜之理”,“敌国如外强中干之人,仅延喘息”,力陈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收复中原。

  开禧二年(1206年),易祓和同朝为官的长沙乡友邓友龙及原礼部退休官员、诗人陆游等向朝廷倡议北伐,收复北方失地。当年五月,宋宁宗采纳主战派之议发出北伐诏书,史称“开禧北伐”。而此时,主和派阳奉阴违多方实施阻挡克敌之策,权相韩侘胄则私欲膨胀欲借机成就“盖世功名”,但未作好充分战争准备,只好匆忙出兵。

  错综复杂的宫廷内外乱局最终导致“开禧北伐”失败,世事弄人,主和派百般阻挠,易祓等人的抗金终成南柯一梦。战后,主战阵营官员被主和派阵容打压清算,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主和派编制的“弹词”要求皇上以杀头之罪对易祓“重镌斥”。

  南宋朝廷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始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自从高宗赵构与主和派主要人物秦桧冤杀岳飞以来,主和派一直占上风,主战派总是处于被动挨整的境地。一有风吹草动,南宋皇帝总是依赖主和派,打击主战派,屈辱求和,以此挽回残局。

  正值年富力强的易祓还算幸运,宁宗对当过自己“老师”的他尚存一丝清醒,只是将他削职,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接受“祠禄”与“宫观”。宋代的所谓“祠禄”,是以道教宫观为名安置官员,对要处置的官员,暂时停止原来的职权,给予一定待遇。最高级别的称为某某宫观,专门安置罢退之大臣,次级为提举某宫某观,最低一级为监狱庙。“祠禄”的官员实际上已无职无权,这是宋代对官员的处罚和贬降。《宋中兴学士院题名》云:“开禧二年七月,(易祓)以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兼直学士院。八月,与宫观。”虽然易祓的职位仍是礼部尚书,但实际已经“宫观”,居家不理事了。

  好不容易做到尚书,却只做了一个多月就大权旁失,有其名而无其实,易祓的内心真不是滋味。不过,易祓对自己的处境早有思想准备,他说:“我知我罪,固所不计。”次年,易祓被贬融州(柳州)。这里是苗、壮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易祓出身农家,对平民的苦乐追求感同身受。他在融州为官10年,虽然不是主官,仍旧配合主官施善政,办公学,兴水利,惩贪腐,放下身段以融州为家,以融州山水为友,从容地经历着人生的起伏与流转。

  一次,易祓陪同融州鲍太守游览属地风景名胜真仙岩,写下《真仙岩亭赋》,不得不称赞鲍太守政治清明:“使后人登斯亭而怀感兮,此吾融川太守之甘棠也。”转头,易祓填了一首《水调歌头》:“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对贬客生活的愤懑不觉油然而生。

  贬谪期到后,易祓从千里之外的融州返回衡州(衡阳),离故土长沙已经很近了。作为朝廷老臣,他在衡州驿站住了一个多月等候朝廷“工作安排”。其时,宁宗更加老迈昏庸,朝堂一片混乱。对于前途,果然不出易祓所料,旨令“自便寻叙”,不必去京城复命了。

  自29岁步入仕途,到59岁领旨“自便”,易祓一直在官场上起起伏伏,多有坎坷,也没见有什么显著政绩可言,更难有机会去推行状元答卷上力主的仁政和“以是求之”。本来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做官,谁知这官竟然如此难做,情何以堪啊!

  除了故乡,还有何处可去?小舟载着易祓顺着湘水从衡州向潭州进发,当年,14岁的小小少年满怀希冀地从沩水源出发,潭州、临安、湖州、融州、衡州,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走了许多的路,蹚过无数的水,而今,满头华发,步履蹒跚,又回到了原点。

  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着红袍”的状元郎,从二品大员的礼部尚书到布衣再次穿上身,人这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就是为了心安。“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故乡是如此的美好和可亲,只有回到故乡,才会心安。



  归去来兮状元郎。昔日,不管易祓是在朝堂为官,还是在异地被贬,与人交往或为友人题赠,甚至有诗词刊石,他都是以“长沙易祓”作为自己的身份介绍。是的,谁不爱故乡?长沙就是易祓的故乡,长沙就是易祓的归属。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回到长沙的易祓隐居在长沙药王街,和夫人萧氏一道过起了平民生活。“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距离隐居地不远处就是贾谊故居,易祓常常流连于贾谊旧宅,凭吊先贤,感伤人事,不禁觉得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贾谊何其相似?

  月朗风清,麓山湘水,宜学宜居,这是外地任何山水风光都不能比拟的,这是易祓历经磨难后的劫后心语。此刻,他和妻子萧氏相携于湘江之滨,重逢于岳麓山下,漫忆于楼台水榭之间,此乃人生夕阳之幸也!

  返回长沙后,易祓以“人伦攸重”的观点极力倡导地方修志和家族创修族谱。他说:“我敢于把前人虚妄的世系记载删除掉,增添和保存我认为的真实记载,删除后合并起来,宁愿有所厥漏和疑问在所不惜,这就是我主修的‘庆源集’绫谱。”他还说:“我这样做,无非是用实实在在、清清楚楚的世系为后人留下信史,不会失去祖宗极为重要的真正血脉,真正的祖宗思维意识,这可以启迪后昆于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上天的善恶趋向是不可欺骗的。”“以是求之”虽难用于做官,却可以用于修志修谱,这不也是一种妙用?

  易袚在长沙创修易氏《庆源集》绫谱,湖南另一位状元王容为其作序,老友陆游为其书写“家宝”的题赠刊载于书中扉页。

  嘉定十三年(1220年),易祓官复原职,但仍居家乡。三年后,易祓转职朝议大夫。所谓朝议大夫,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衔。易祓并没有也不需要去京城,而是还在家中居住,实际上已被彻底闲置了。好在前一年,易祓已忘却了官场的是是非非,回到巷子口过上了读书耕作的田园生活。

  昔日,孔子“退而修诗书乐”。人生苦短,易祓余生最后的抱负是对《周易》作全新的解读诠释。在沩山九折仑外的一处山岗下,有旧舍“尚书宅”,他将家人安顿好后,在老宅对面壶山脚下一处约有二三亩山地的地方,新建了一处不易被人注目的山楼作书斋。由于有苏杭园林的阅历,他亲自设计的书斋,其小楼呈六角形,出檐,四周有回廊,尖顶,棱脊尾端上翘。楼门面北,楼高两层,楼下为读书堂,楼上为藏书楼,自书“识山楼”匾额悬挂于楼,并作“识山楼记”雕刻于厅堂屏风。院宅筑黄泥土墙围护,喧嚣和杂物被挡院外。庭院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宜于著书立说的山乡小院。

  易祓为什么把山舍称“识山楼”?至今无法完全解读。易祓的人生,曾经鲜花着锦,也曾无奈下线,他走过的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探索的山乡学子励志之路。易祓回乡筑楼识山,或许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和解读未知世界,从而构筑起支撑人生信念的“识山楼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易祓的“识山楼精神”就是“耕读传家,修德齐贤,心忧天下,穷且益坚,器成远大,切实笃行,饮水思源,归去来兮。”他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超然物外,耐住寂寞,孤灯掩卷,苦心从事经学研究,从而使自己成为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其经学著作被历朝历代所推崇。

  易祓在识山楼20余年,写出了《周官总义》30卷和《周易总义》20卷两部传世之作。撰写的《周易总义》,重点回答了人是客观世界主体这一根本问题,同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未知世界等问题都自信地提出见解。此书在衡州刊行面世,即引起朝野和学界的关注,称其书“皆注以己意,与先儒颇有异同。”

  易祓的经学传世之作是如何在识山楼写成的呢?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夏四月,他的门生陈章曾这样介绍其撰文经过:“先生侍经诞日,尝以是经进讲。燕居之暇,复取是而研究之。阅二十余年,优柔厌饫,涣然冰释。于是略训诂而明大义,合诸家之异而归之于一。每卦各列爻义,总为一说,标于卦首,欲其伦类贯通,而学者有所考明焉。既又为《举隅》四卷,裒象与数为之图说,盖与此书可以参考。”其时,零陵(永州)籍状元乐雷发有《谒山斋》诗赞曰:“淳熙人物到嘉熙,听说山斋亦白髭。细嚼梅花读‘总义’,只因姬老是相知。”

  在清代,易祓的经学著作被奉为经典,《四库全书》将其全文收入,湖南仅此一人。乾隆皇帝御笔作《周易总义八韵》给予充分肯定:“长沙撰总义,观象玩辞符。人心即天地,易理示规模。”“略览廿卷有,颇嘉各弊无。发明尚平正,流布未弘敷。”

  其间,易祓虽然被封为宁乡开国侯,但依然闲人一个。嘉熙四年(1240年)三月二十日,易祓因病去世,寿年85岁。易祓死后获得了朝廷的高度评价且被厚葬。总体来说,易祓之所以能够传于世,是与他爱读书和所写的文章分不开的。“水声鸣昼夜,家国永春秋。”归去来兮,不忘祖宗风范;耕读为本,可以世代传家。易祓在他的人生最后岁月,还以四字格律诗为后世嗣孙和族人制订了《识山楼根本论》修身报国行为准则五十条:“有田不种,盗贼之根。有书不读,不肖之根。少小安乐,浪荡之根。少壮因循,不立之根。得位即贪,不忠之根。满不修德,必败之根……”

  易祓带了一个好头,受其影响,易祓中状元后的44年里,他的3个弟弟、2个儿子及侄子、侄女婿罗仲孺、外孙罗颖等12人先后中进士。兄弟子侄相继在朝为官,被传为佳话。旧时,巷子口被人们称作“世科里”,就是世代出读书人的地方。从易祓开始,“宁乡人会读书”一直绵延至今。

【作者:​易凤葵】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