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之四 | 穿越时空,祁禄山走红军长征小道

相链区块链

    志在飞

  昨晚我们在于都的森林宾馆住宿,吃了早餐就开车往于都县祁禄山镇走。

  这里是红军小镇,保留着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完整的红军长征小道。这条小道不仅是长征精神的象征,也是对那段艰苦岁月的生动写照。

  我们的团队,要亲自感受这条红军长征小道。

  小车开到祁禄山驿站,讲解员热情与我们对接。合影以后,讲解员便引导我们开始步行。这时,祁禄山镇的领导打电话过来,说要来看望和慰问大家。今天一早,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谢芸华馆长打电话来,亲切的问候和关怀,让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倍感鼓舞,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到于都人民真好的深情厚意。

  进入于都以后,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里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山上的密林,是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这里的气候湿润,四季分明,为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山峦起伏,林木葱郁,从山脚到山顶,都是竹林、松树和灌木所覆盖。

  讲解员带着大家转过一道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山溪水上的一座木桥。讲解员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解发现红军长征小道的由来。在大家踏上木桥时,她播放《十送红军》的歌曲。我们的团队高举着队旗,以雄健的步伐从桥上走过。讲解员给我们拍摄一组精彩的照片和视频。

  1934年10月16日,红军跨过于都河向西转移。国民党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钱,第一道封锁线就在安远、信丰这一带,其中于都县祁禄山也在其中。1984年,罗开富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时来到祁禄山,我读他写的《红军长征追踪》一书,看到罗开富离开盘古山钨矿,于1934年10月19日翻越祁禄山,赶到祁录山腰的祁录山镇。祁禄山镇就是当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的地方。他说这座山山高林密,山上野猪多、蛇多、猴子也多。

  听罗开富说,为了安全起见,镇里给他安排一个打野猪的向导。那时野猪下到田间破坏庄稼,成为农民种植庄稼一大害。野猪也是人们打击的对象。当然,现在野猪成了保护动物,禁止打野猪了。

  当时他们走进山林,不远处,就发现一大一小两头野猪正向他们呲着嘴。

  ……

  爬上山腰一块开阔、树木稀疏的平地,他们先用拐棍把枯草烂叶打了一遍,以防毒蛇隐藏其间。大家确信安全无疑后坐了下来,一面歇气,一面喝水。

  罗开富正想对着军用水壶喝第二口时,突然传来向导急切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都不要动,有毒蛇!”

  ……

  在山脚下,茂密的灌木丛和低矮的乔木生长着,往上一点就有竹林和一些常绿阔叶树种,它们都为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罗开富老师在书中说的,祁禄山上野猪多、毒蛇多、猴子多,今天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在山上会不会遇到?这些年,植被保护好,山上都是密林,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我一边走一边谈论罗开富老师40年前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在祁禄山上的所见,大家都非常用心。突然有人大声喊:“有蛇!”大家一听心中一惊,只见一条草蛇呼呼地爬到森林深处去了。有人马上说:“这种蛇没有毒,也不咬人!”

  讲解员给我们说:“山上的野猪野兔肯定有!但他们只有在晚上出没!”

  说话间,一只美丽的山鸟飞过来,大声地叫唤几声,可能是在寻找它的同伴。

  越往上走,树木逐渐变得高大,形成了茂密的森林。这里可能生长着松树、橡树、樟树、桐树、酸枣树等,它们的树冠相互交织,遮天蔽日,形成了凉爽而幽静的环境。

  讲解员告诉我们,当年红军长征时,都是晚上行军。中央红军主力渡过于都河,准备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在祁禄山秘密行军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直属机关以及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共3.5万红军,沿着于都县通往安远、信丰古驿道的祁禄山段山路,留下近20公里的红军长征小道。今天我们走的这一段全长5公里多一点,是保存最好的一段红军长征小道。队友们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走着,也在思考着昔日红军战士行军打仗的场面。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沉重,仿佛能感受到90年前中央红军部队在这里秘密进发,突破封锁线的紧张气氛。

  密林中的小道上,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林间的空气清新,充满植物的芳香和湿润的泥土气息。当年红军长征时,都是晚上行军,因为国民党飞机白天出来侦察。听说晚上行军时只点亮三个火把,红军有序地通过这座高山。

  我们的队友大都是有素养、有气质的文艺人才,他们边走边唱着红色歌曲,每到一个风景点,都会拍摄视频和照片。大家走路都不敢懈怠,生怕不小心崴了脚。走在凹凸不平的小道上,可以想象当年红军战士们穿着草鞋,面对前方的堵截和后方的追击,展现出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走了一段后,在小道的旁边,有一口合抱大的圆井,讲解员说:那是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时喝过水的“思源井”。她这么一说,我们赶紧停下脚步。有人来到井边,用竹勺舀起井水喝起来,一边喝一边说:“好冰,好甜!”

  有队友将手中的矿泉水瓶子去装满水,果真发现瓶子外面起了一层雾。

  我蹲在井边,看到井台四周都长满了水草。井水清幽幽的,井底高深莫测。队友给我也舀满一瓶井水,我拿在手上,感到像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水,冰凉冰凉的。我忍不住喝了一口,感到淡淡的甜香味特别凉爽入口!

  我们继续往前走,密林深处的小道弯弯曲曲,一条山溪水也弯弯曲曲跟着我们。不远处,但见一处战事工地,堆满沙袋和弹药厢。我们的队友赶紧站在旁边,摆出当年红军战斗的姿态拍照。在这条狭长的小道上,我们看到展板上介绍六个女红军在大部队离开后,她们留下来打游击照顾伤员,后来被叛徒告密被捕,她们坚决不透露大部队的行踪,遭遇了严刑拷打等非人的折磨,信仰的力量至死不渝。还有石墙里的51个忠烈,诱敌英雄袁郁成……每一块石头、每一处遗迹都承载着红色故事。

  红军长征小道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木参天,竹海浩荡,让人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烈日似火,炙烤着大地。但走在红军长征小道却是密林蔽日,阴凉舒适。如今,红军长征小道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带动着当地的旅游发展和村民的增收。

  走完红军长征小道,我们像是穿越了历史的时空,留下的脚印紧跟先辈的足迹……


作者简介

志在飞,原名蒋志飞,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学会会员。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长沙市“最美基层理论宣讲人”。长沙市党史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在全国宣讲红色故事近400场,出版和发表各类文稿400多万字。

出版长篇小说《市委办公室》《半条被子》《铁血师长陈树湘》《我的大学》等5部;诗集散文集3部;电影剧本立项《半条被子》《二枚铜元》《最后25天》《打不过东安》等12部,其中《半条被子》荣获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优秀剧本。38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大学》荣获第四届少数民族影视剧优秀剧本。


【作者:志在飞】 【编辑:胡兆红】
关键词:重走长征路之四 | 穿越时空,祁禄山走红军长征小道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