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登辉)千呼万唤,5G时代终到来。这一划时代的信息技术革新,需要大量通讯基站作为支撑,自然也就形成了广阔的设备需求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仅中国移动就将建设5万个5G基站。而这还只是一个开端。可以预见,未来三大运营商大规模建设时,这种设备的需求将会呈几何式增长。
每个基站的设备,都有大量的精密结构件,但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这些零件往往又“长相不同”。如何实现多品种少批量结构件的自动化生产?
对于精密加工有着20年多年积累的长沙一派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派数控”),通过智能制造解决了“柔性生产”的问题。
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一派数控车间,一组光纤结构件加工智能设备已经完成验收,准备交付至客户手中。它未来所承担的使命,正是加工5G基站的零件。
“这块区域我们称之为智能生产岛,根据生产的需求,可以对其模块进行调配和组合。”陈智平是这个项目的工程师,他带着记者“登岛探秘”。
首先看看是如何解决“柔性”问题的。需要加工的胚体,“登岛”的第一站是托盘。
“可不要小看这个托盘,它可起着大作用,”陈智平解释说,由于零件是形状大小不一的,把零件安装到托盘上,就为实现自动化奠定了基础。托盘前端有一个凸起,这是给机器手抓取的“握把”,每个托盘上还有一张“身份证”,“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能够让系统识别出托盘上装的是什么东西,需要如何加工,这样机器手就知道该把它送去哪,”陈智平指着几台“大家伙”说,这条线可以配备8—12台加工设备。
根据一定的生产节拍,机器手会自动到料库取装有毛坯的托盘“跑”到数控机床前,把数控机床加工完的零件取出来,将需要加工的零件放进去,然后再把加工完的成品送到清洗下料机构,整个流程1分钟就能完成。
多个品种的零件在10多台数控机床、料架、清洗机之间的转移,全部由1台行走机器手来完成,可以轻松实现3班倒的无人化生产。根据测算,这个智能小岛,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至少60万元。
设备的“大脑”也是由一派数控自主研发的。“根据订单排期,我们的MES系统能够自动安排生产计划,找到最优解决方案。”陈智平打了个比喻:“这套设备就像是一个中央厨房,5G零件毛坯就像各种食材,5G零件成品就像各种菜肴。自动化设备能根据‘菜单’,对‘食材’进行‘煎炒烹炸’,最后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
在一派数控的车间里,记者还看到一条全自动生产线,5台6关节机器人伺候着10台数控机床。项目负责人杨坚告诉我们:“一派数控开发的活塞自动化生产线,最快可在15秒内自动完成上下料及加工,其精度和效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每年在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的投入,要占到总体营收的约12%,”一派数控董事长朱更红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是个庞大的概念,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