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荒芳:我要用一辈子宣扬雷锋精神丨长沙见证·改革开放40年
2018-11-29 7:25 观看:

湖南雷锋纪念馆内,馆长余旭阳(左)和老馆长雷孟宣(中)、谭荒芳握手笑谈,他们有个共同心愿就是:雷锋精神永放光芒。长沙晚报记者小刘军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9日讯(记者 朱华)“那一年来馆参观学习的人特别多!”尽管时光已经过去28年,湖南雷锋纪念馆退休讲解员、长沙市“五老”讲师团金牌讲师谭荒芳依然记得1990年时的盛况。那一年的《长沙晚报》也十分密集地在头版报道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学雷锋的新热潮。

  1990年,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特别是3月,江泽民同志来到长沙参观雷锋纪念馆并为纪念馆亲笔题词后,学习雷锋的高潮蓬勃兴起,当年该馆接待参观者85万多人次,远超1968年建馆以来最高纪录——1969年的46万人次。

  “我们出去宣讲和参加各种活动次数很多。” 谭荒芳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当时的雷锋纪念馆馆长雷孟宣先后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雷锋研究会”、广州军区召开的“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馆里最引以为傲的事情。而身残志坚的谭荒芳也因为坚持宣传和学习雷锋,成为学雷锋典型,受邀参加了当年在抚顺市举办的全国学雷锋理论研讨会。

  1990年8月,湖南雷锋纪念馆升格为正科级全民事业单位,并归口当时的望城县委宣传部管理。为了完善纪念馆的配套设施,丰富纪念馆的参观内容,在省市县领导的关怀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雷锋纪念馆扩建工程于1990年11月破土动工,工程分三期进行,5年完成,投入490万元,扩征土地20000平方米,完成配套工程26个,先后新建了门楼、围墙、雷锋塑像广场、纪念亭、停车场和观众综合服务楼等,使纪念馆的参观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时代感悟

  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新时代雷锋也越来越多。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有饭吃、吃饱饭”是远远不够的,雷锋精神始终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灯塔。——谭荒芳

  回访见证

  苍松翠柏映衬中,一边是回廊亭榭、白壁飞檐的江南民居建筑,一边是雄伟开阔的广场和大气恢弘的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在冬日暖阳的拥抱下,人们兴高采烈、成群结伴来到这里,学习和感悟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完成第三次大型提质改造并于今年3月对外重新开放的湖南雷锋纪念馆显得分外精神,短短9个月里已经接待访客170万人次。

  跋山涉水办流动展览把雷锋精神送上门

  “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行。”谭荒芳的父母是望城人,当年响应号召去了北大荒,谭荒芳就出生在那里。儿时因为意外烫伤失去了双手后,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克服困难,学会了用光秃秃的双臂夹着笔写字、作画甚至穿针引线做家务。跟随父母回到望城后,不愿虚度青春的谭荒芳在小镇上自费为乡亲们办图书室,一干就是好几年,受到《长沙晚报》等媒体争相报道,于1986年被安排到湖南雷锋纪念馆上班。

  “那时候馆里条件简陋,大家照样干得很起劲。”谭荒芳细细回忆着,“窄小的雷高公路,那时候的大门由土围墙和两根水泥门柱组成。工作人员就六七个人,住的房子是临时搭建的,外面下大雨的话里面下小雨。”

  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在中国大地涌起时,学雷锋活动曾受到怀疑。一股雷锋是“傻子”、学雷锋“过时”的思潮泛起,湖南雷锋纪念馆一度门可罗雀。

  谭荒芳记得,有次湖南电视台的记者特地来拍参观者,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老馆长雷孟宣带着大家创办流动展馆,决定把雷锋精神送上门。

  “绳子一牵,照片一挂,就是展览了。”谭荒芳说,纪念馆宣讲员们拎着大箱子,激情满满地四处跋山涉水送展览,从1985年至1995年,前往全国18个省市(区)的70多个县(市),举办流动展览5000余场次,观众超300万人次。

  宣讲雷锋,足迹遍布百余县市

  湖南雷锋纪念馆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提质改造,1990年的首次提质改造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0年,随着学雷锋热潮再次兴起,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忙了起来。学雷锋典型、老馆长雷孟宣“火”了,身残志坚的谭荒芳也“火”了。1990年3月8日,她作为长沙代表团成员参加抚顺的学雷锋研讨会被《长沙晚报》报道。其中提到,谭荒芳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一进门就成了新闻人物,讲解员和她交流两地纪念馆的情况,还翻开留言簿请她签字,谭荒芳用两只手臂夹住毛笔,蘸上墨汁写下一首赞美雷锋的诗。清秀的字迹惊呆了全场,大家都为她坚毅的精神所折服。

  这一年,湖南雷锋纪念馆参观者暴增,接待观众85万人次。“人多场馆小,接待能力不够,哪里都是人。讲解员都没办法讲解了,只能不断招呼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拥挤’。”时任湖南雷锋纪念馆宣讲组负责人的谭荒芳说,那时候场馆小到只有两个厕所蹲位,参观者内急时往往急得满地转。

  面对如潮的观众和排起长龙的车辆,小小的纪念馆显得十分拥挤。当年11月,纪念馆首次启动提质扩建,历经5年。为适应新形势和发展要求,此后的2002年、2014年,纪念馆两次启动大规模改扩建,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参观环境。

  纪念馆不断提质过程中,谭荒芳也从没有停下追寻雷锋精神的步伐。“干一行爱一行”,她总是抢着多干活,努力干好活,把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做到极致。她常年奔波宣讲雷锋精神,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的100多个县市。考虑到雷锋的同事、战友、领导都年事已高,她自费走访了20余名雷锋生前战友、同事和领导,请他们写回忆录、收集相关资料,“他们走了的话,雷锋的资料也就没了,必须抢救”。

  宣扬雷锋精神要干一辈子

  谭荒芳的女儿张璐琪清楚第记得,她还小的时候看过妈妈用残缺的手整理办公资料。有一次,为了做好雷锋的报纸剪贴卷宗,她把报纸铺在桌子上,用一只手腕夹住剪刀,另一只胳膊压住报纸,一下一下地剪着,突然,剪刀一偏,尖利的刀锋扎破了她的手臂,顿时鲜血直流。“可妈妈一句话也没说,包扎好伤口后,又继续……”

  受到妈妈的感染,2005年毕业于苏州某大学的张璐琪,主动放弃了苏州优厚的工作待遇,义无反顾回到家乡,接过妈妈的接力棒,当了一名宣讲员,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宣讲骨干。如今,她到了望城区团委,依然是宣讲雷锋精神最活跃的志愿者之一。

  2018年11月20日,湖南雷锋纪念馆迎来50周岁生日,当天《长沙晚报》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细细阅读着50年来纪念馆从黑白时代走进彩色大片的历程,谭荒芳感慨万千。“怎么这么快就到了退休年龄,我还没干够呢。”作为长沙市“我身边的雷锋——雷锋式优秀义工”、长沙市优秀志愿者,谭荒芳退休后依然舍不得离开纪念馆,舍不得对雷锋的那份情感。她仍留在雷锋书画院奉献余热,还当上了长沙市“五老”宣讲团金牌讲师,现在她每年外出宣讲雷锋精神50余场次,并参与纪念馆的重要活动。“宣扬雷锋精神的这个工作我干了一辈子,今后还要坚持下去。”

举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记者 朱华
编辑:刘树源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