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观察⑩丨心存问题才有好声音

  文峰

  这些天,透过新闻报道,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和记者会上的很多回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及减负时说:“不减负,学生不高兴,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再比如,财政部部长刘昆说:“解决财政收支问题,财政部门一方面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要‘一毛不拔’;另一方面,也要打好‘铁算盘’,该花的钱要花好,花在刀刃上。”

  古代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的典故。这说明,讲话是一门艺术。特别是领导干部讲话,关系着一个部门的工作绩效。一般而言,一个人讲什么话、怎么讲话,代表了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既反映了能力素质,也折射了思想作风。特别是,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如果能直面问题、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一语中的,那就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体现。要知道,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没有长期积累的问题意识,没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水准,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只有不端着、不绕着,不讲官话、套话,多讲大白话、普通话,才能更接地气,才能讲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现实中,那些“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靠顶回去”的情况,以及某些干部面对镜头就发晕的现象并不少见。这表面上是口才问题,但从本质来看,就是对相应领域和群众需求不了解、不熟悉,工作不在状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很多论述既通俗又深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话语,如今已经扎根在全国各地甚至是偏远地区老百姓的心里,其传播效率可想而知。这些新提法、新论述,展示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凝聚人心的话语力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我们期待,所有干部都能心存问题、心存事业,以更多好声音、真行动带领人民群众前行,助力追梦中国。


【作者:文峰】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两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