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科技解决饿肚子问题

相链区块链


专家学者官员主题论坛上共话“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2020年,全球有7.2亿~8.1亿人面临饥饿,23.7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食品。现在世界上只有30多个国家实现粮食自给,只有6个国家有能力输出粮食,绝大部分国家还在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奋斗。农业和粮食安全是一国安全稳定的基石。今天,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分论坛以“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家代表及专家学者,共话全球粮食安全。副市长周志凯出席活动。 
       问题探因:

       耕地减少、气候变化等因素挑战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国际灌排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高占义认为,全世界以只占耕地面积18%的灌溉农田生产了全世界40%的粮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面积具有灌排设施的良田由耕地转为其他用途,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分析说,经济下滑、地区冲突和气候变化,是导致粮食不安全、许多人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新冠疫情、流行病加快了世界粮食安全的挑战。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将通过粮食换资产的项目,在全球助力解决粮食不安全问题,并且通过提高购买力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解决供应链上的低效率问题。同时还将促进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零饥饿的世界。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可持续食物消费与绿色供应链项目主任于鑫认为,全球浪费的粮食量占粮食生产产量的40%,在粮食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的浪费,相当于浪费了水、耕地等资源。粮食生产需要提高效率,消费也需要提高效率。
       生动实践:

       种业创新+智慧农机守护长沙粮食安全
       长沙市副市长周志凯向嘉宾们分享了长沙守住粮食安全这一底线的做法。”长沙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种业创新,已建成隆平高科“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华智生物“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形成了以园区为平台、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种业创新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种业产业链产值达20.4亿元,同比增长22.3%。
       推动农业现代化,正是当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长沙市加快推进智慧智能农机研发与应用,建成全省首个智慧智能农机应用试点示范基地,初步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无人农机作业。而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通过打造智慧养殖、智慧仓储、智慧服务,推进整个集团的食品产业链按照生产管理、经营、服务数字一体化的方向加快发展。
       技术创新:

       力争未来10年内发展1亿亩耐盐碱水稻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结合该中心在耐盐碱水稻研究上的实践认为,改良水稻品种,拓展新的粮食生产空间,是维系粮食安全的突破方向之一。 他介绍,全世界有盐碱地143亿亩, 在耐盐碱水稻技术研发上,我国已设立创新平台,以品种的培育为核心,将土壤的综合改良和现代的自然技术集成起来,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开展研究和建立示范基地。”未来将秉承袁隆平院士的遗志,力争1~10年内,实现发展1亿亩耐盐碱水稻,亩产300公顷以上,以多养活一亿人口的目标,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艾格农业、艾格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德钧提供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另一种思路:依靠科技创新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例如植物肉蛋白在补充粮食供给时,还可以减少碳排放70%。
       隆平高科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认为,种子安全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核心是种业科技的自立与自强。他建议加快种业创新体系的完善,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参与国际种业竞争,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种业竞争力。

【作者:周辉霞】 【编辑:李春璞】
关键词:经安会 经安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