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良:坚持系统观念 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
刘希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助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着眼“十四五”时期立德树人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系统观念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
一要统筹网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网络空间思政共同体。意识形态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反映该经济基础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诉求的观念上层建筑,本质上是理论化系统化的阶级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于把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利益说成全民的普遍利益而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因而它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以组织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差别,从而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矢志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就是适应00后“网络原住民”大学生的生活习性和思维习惯,将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化,赋予其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方式。今天,网络思政课程和网络课程思政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基本形式和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我们要统筹网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网格空间思政共同体,以网络思政课程引领网络课程思政,以网络课程思政丰富网络思政课程,实现二者同向同行、优势互补、命运互共、协同发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的最大增量。
二要统筹网上思政教学与网下思政教学,打造网上网下教学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攻方向,无网不成课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态势业已形成。这不仅盘活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资源,而且增强了其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其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是得益于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成功,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才成功实现了“停课不停教”、思想不掉线的目标,甚至取得了超过预想的成效。但这是否意味着网下思政教学已不再重要,意识形态教育“一上网就灵”?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从疫情期间各地居家大学生热切期盼高校早日复学以回归课堂上课就可窥知,网上思政教学无论如何重要都不能替代网下传统课堂教学。这说明,网上教学范围越广程度越深,网下教学就越显稀缺越显重要。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网上思政教学与网下思政教学同样不是取代而是迭代关系,我们应系统看待两者的关系,以致力于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实现两者相互促进。为此,我们要统筹网上思政教学与网下思政教学,打造包括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学校和相关院系教学管理者、学校教改专家和教学督导人员等在内的思政网上网下混合教学共同体,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在思政教学整体提质增效中得以不断优化。
三要统筹网络学习与网络生活,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治理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国家网络文化安全和总体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校而言,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和挑战,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生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确保高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实现校园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看待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我们要树立维护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安全的大局观念,将其作为校园安全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综合治理,关键在制度建设。我们要以高校制度建设为抓手,统筹大学生网络学习和网络生活,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 育人制度体系,建设“十大” 育人校园网络文化综合治理共同体,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作用下,通过大学生自觉养成在网络场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学网用网方式,推动校园文化全面进步而不断优化。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网络场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优化研究”[XJK016CGD04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学院副教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