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说党史⑱丨陈树湘:铁肩担重任 热血铸忠魂(有声)
长沙影珠山下的枫树湾,松柏苍翠,林木郁葱。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长征路上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故居就坐落于此。故居是由土坯砌成的茅草屋,虽然简陋,但格外耀眼。这里,游人不时涌来,饱含深情地走进陈树湘故居,在这里瞻仰、追思、宣誓,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陈树湘,曾用名陈树春,1905年出生于长沙县福临镇一户佃农之家。1914年,长沙县遭受大灾颗粒无收,9岁的陈树湘随父亲逃荒至长沙小吴门外的陈家垅,“一家人靠租地种菜、卖菜、打杂勉强维持生计”。1919年,陈树湘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了长沙的反日爱国运动,成为进步青年。
正是在小吴门,陈树湘遇到了毛泽东等人,从一个穷苦菜农走上了革命道路。1921年,因常去小吴门旁的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送菜,陈树湘在这里结识了毛泽东、刘少奇、何叔衡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年仅16岁。陈树湘的部下韩伟将军曾深情地回忆道“树湘师长,是在毛主席亲自教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的名字也是毛主席改的,原来叫陈树春,毛主席建议改名为陈树湘。要他像一棵直插云霄的参天大树,立在潇湘大地之上,为百姓遮风挡雨。但毛主席仍亲切的叫他‘春伢子’”。
“我当年出来闹革命,是想让和我一样的穷人都有饭吃、有衣服穿,不至于饿死冻死。”这是陈树湘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初衷,也是他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初心。为实现这个目标,陈树湘驰骋疆场,始终保持着“革命加拼命”的奋斗精神。1927年9月,陈树湘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奔赴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期间,陈树湘历任红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斗,革命意志和军事斗争经验逐渐成熟,是红军早期一位英勇善战的优秀指挥员。
1934年10月,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陈树湘坚决执行党中央交与的殿后任务,担负全军总后卫,率领红34师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付出重大牺牲,掩护了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渡过湘江。全师由6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000人。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陈树湘指挥红34师数次强渡湘江,都先后失利,陷入敌人的重围。在形势万分紧迫的情况下,陈树湘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两条决议:“第一,从敌人薄弱部位突围出去,到湘南打游击;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敌人为抓到一名红军师长而欣喜若狂,立即将他押往道县领赏。押送途中,陈树湘宁死不做俘虏,趁敌不备,忍着剧痛,毅然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将生命与青春永远定格于29岁。
陈树湘的人生虽然很短暂,但自从走上革命道路,就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不移听党指挥。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理想信念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绝对信仰、绝对忠诚、绝对担当、绝对英勇。
“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讲到,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的事迹十分感人,真是“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还在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2019年全国两会、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等重要场合讲述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悲壮故事,就是要我们“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学习传承陈树湘等革命志士的崇高品德,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永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更大、更多力量。(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长沙市委党校讲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