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勤俭节约观念代代传
张颖华
当前,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重史、读史、学史已经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无数优秀党员秉承勤俭节约观念、艰苦奋斗作风,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学史崇德,就要让勤俭节约观念代代相传。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说文解字》解释,“俭,约也”“勤,劳也”。俭以养德,勤以修身。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积极倡导着知勤而重视劳动,知俭而重视节用。学习历史,追溯中国古代社会,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勤劳、简朴、节俭、省用的社会思想观念。《论语》《孟子》《老子》《管子》《墨子》《朱子家训》等先哲的著述中,无不论及勤俭思想。勤俭节约成为家风庭训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兴亡到家族盛衰的众多故事均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流传至今,说明勤俭节约有助于国家的昌盛发展、家族的兴旺延续、个人的立德修身。
学习党史,再观中国近现代社会,我们国家、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一代一代传承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将这一中华美德与无产阶级艰苦奋斗、勤劳为民的红色文化基因有机结合,凝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之作为家规家训家风、党规党纪党风的基本要求,代代相传。
让勤俭节约观念代代相传,要筑牢勤俭节约观念的思想根基。其一,从中华历史美德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传统美德文化告诫我们修身、齐家、治国,都需要有勤俭节约的观念。否则,害己败家亡国。从古至今,勤俭治家而家道兴、艰苦奋斗而事业成的故事不胜枚举。这样的价值观,于个人、社会、国家、民族都有积极意义与现实意义。其二,筑牢勤劳励志、艰苦奋斗的价值观。由党史学习教育可知,中国共产党始终提倡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念,要求党员保持这一本色,正己正人。在党的领导与教育下,一代代共产党人,确立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价值观,以勤俭节约为美德,并外化于行,带动了社会群体对崇尚勤俭的社会价值认同。从当代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传扬可见一斑。
让勤俭节约观念代代相传,要坚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其一,多渠道积极宣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让人们耳濡目染勤俭之风尚。人人以勤俭节约的作风为行动榜样,有利于社会的风清气正。从个人到社会,从群众到共产党员,生活在提倡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之中,相互砥砺品行、作风,传承勤俭的美德懿行。其二,鲜明反对庸懒懈怠、奢侈浪费的作风。勤与惰、俭与奢的辨证关系,告诫我们提倡勤俭,还要坚决反对懒惰奢侈。懒散懈怠是产生奢侈的根源,极具腐蚀性。如果不坚决地批判庸懒懈怠、奢侈浪费的行为,就不能为倡导勤俭节约作风创造良好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让勤俭节约观念代代相传,要重视青少年的引导教育。青少年是勤俭节约代际教育与传承的关键。其一,在青少年个体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重视强化勤俭节约观念与行为的教育。面向青少年的美德教育,抓早抓小,有助于其在成长中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扎牢勤俭节约观念与作风的基础。其二,党史里丰富的优秀党员勤俭故事,正是教育引导青少年的鲜活素材。讲好这些生动的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确立勤俭节约观念,厉行勤俭之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当今和未来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承载者、展示者和创新者。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勤俭节约的观念与行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总而言之,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学史崇德,重视民族的、革命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是当代奋斗者的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响应党的号召,反对各种形式的奢靡之风、浪费之风,牢牢树立并践行勤俭节约的观念,担负起传承这一美德作风的责任。接续奋斗,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让勤俭节约观念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