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长沙天华睡门板床的18天|山水洲城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
调研一直是我党的传家宝,60多年前,中央领导同志就带头进行过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他们实事求是,着力解决问题的勇气、决心、担当、魄力,在当下的意义仍十分深刻。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少奇同志在长沙的调研故事。
1961年4月2日到5月15日,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一道,回到家乡农村开展蹲点调查,历时44天,期间,在长沙县天华村农家住了18天,和干部群众座谈15次,从老百姓那里获得了第一手调查材料,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打下了基础。
一
8月9日,走进长沙县天华山脚下的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馆长杨义正在给一批来自岳阳的干部讲述刘少奇当年在天华蹲点调查的故事。
时间回到62年前的4月1日。刘少奇从广州一到长沙,就对湖南省委领导说时间紧,马上要下乡。4月2日下午,刘少奇向湖南省委要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和一名工作助手,匆匆赶往故乡宁乡。刘少奇回乡蹲点调查的第一站,是距炭子冲10多里的宁乡东湖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
自从1925年离乡之后,刘少奇已有36年没有回过家乡。当他看到家乡到处荒山秃岭、庄稼稀疏时,心情沉重。车到王家湾,“万头猪场”的牌子赫然入目。刘少奇走进去发现,偌大的猪场只有几头骨瘦如柴的母猪。
万头猪场的猪都去哪儿了?为了弄清楚这里的情况,刘少奇临时起意,要在这破旧不堪的养猪场饲料房里住下来,着手调查研究、“解剖麻雀”。见此,随行人员收拾了饲料房,并在里面用木板架了一张床铺。可是,刘少奇却发现,这个地方连垫床单用的几捆稻草也找不到。
刘少奇和王光美在这间充满异味的饲料房里住了6天6夜。有一次,在去和农民拉家常的路边山坡上,刘少奇发现一堆已经干了的人粪,他拾起一根柴棍,拨开仔细观察,里面尽是不能消化的糠和粗纤维,他摇头叹息说:“假如有粮食,老百姓怎么还去吃糠、吃草根?农民吃饭已成了问题,问题大啊!”
通过王家湾大队反映出的情况,刘少奇对湖南农村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老百姓生活上的困苦状况,以及造成饥饿的真正原因,有了更直接的感受。
4月10日,刘少奇与中共湖南省委交换意见时,对接下来的调研工作安排有了初步计划。两天后,在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的推荐下,刘少奇来到当时的“红旗大队”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现青山铺镇天华村),开启了第二站的回乡蹲点调查。
到天华后,刘少奇和王光美住在天华大队部所在地——王家塘生产队两间低矮潮湿的土砖青瓦农家房里,睡的是用两条长凳架着两块门板拼接起来的“床”,吃的是就近找老百姓和集市购买的家常菜,晚上在煤油灯下开会座谈、批阅文件,为察民情,共和国主席在这个简陋的地方一住就是18天。“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天华待的时间最长,解剖得也最深入。”
二
当时,27岁的陆大猷担任湖南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机要室副主任,奉命前往天华为刘少奇召开调查座谈会做记录。“作为记录员,有幸目睹并记录了少奇同志在天华蹲点调查这件大事。”2011年,在纪念刘少奇天华蹲点调查50周年之际,陆大猷专门撰写了一批回忆文章。
“为了弄清这里的真实情况,到达天华后,少奇同志首先和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谈话,要求踏踏实实做调查,一是一,二是二,不要担心有不同的声音,而是要把真实声音记录下来,总结出来,包括骂自己的声音,也要一五一十地客观反映。”陆大猷回忆道。
第二天,刘少奇就邀请天华大队干部在其住处召开座谈会。会前,刘少奇提议先谈公共食堂等问题,包括住房、粮食分配等。他请参会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讲真话,“一点顾虑都不要,一点束缚都不要,愿意讲的话都可以讲,讲错了也不要紧,不戴帽子、不批评、不辩论。”
可是,这次座谈会反映的“并不如少奇同志所愿,他一个劲地鼓励,可会场上依旧没有人敢开口说话。”这主要是,参与座谈的其他大队干部见坐在刘少奇身边的大队书记、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彭梅秀没有说话,其他干部怕说错话,不愿先说话。“少奇同志看出了端倪,请彭梅秀先讲。”
彭梅秀发言,她赞成办食堂,公共食堂解放了妇女跟老人,让他们有事情可做,也能增加收入。所以,彭梅秀主张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办、坚决办,当然也需要是自愿的原则。
刘少奇思忖了一下,问:是把自愿放在前面,还是把积极放在前面?
“积极办好。”彭梅秀脱口而出。有了这一问一答,座谈会活跃起来,“其他参会人员相继发言,但是,这些发言大都是附和彭梅秀的讲话,少奇同志希望听到的声音,也迟迟没有出现。”陆大猷说。
刘少奇有些失落,从天华大队干部的口里听到真实的声音似乎真的较难。
4月14日,刘少奇决定改变策略,他要先个别谈,之后再座谈。出乎他的意料,在单个交谈的时候,有些干部将心中的真心话透露出来,可座谈会时,说出来的又不太一致,遮遮掩掩,欲言又止。
刘少奇用自己最真实的态度,让群众说实话。4月15日,他带着秘书到了施家冲生产队,找来了8个社员。刘少奇叫秘书给每个社员敬上一杯热茶,为了不影响社员出工,他让调查组的人代替这些社员去劳动。“我们的同志不会做事,帮半天不够,明天再帮半天。”
这次座谈会开始前,刘少奇说:“今天请你们讲讲心里话,中央也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公共食堂办不办,粮食要怎么分配,你们生活的各种问题,都请大家讲讲真心话!”说完,年过花甲的刘少奇取下自己的蓝布帽,露出满头银发,向乡亲们深鞠了一躬。
见共和国主席如此真心、诚恳,与会者十分震惊。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是彭五:“农村办公共食堂不好!”彭五说出了原因:集体居住,不利生产;同时,供给制食堂,社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好多人出工不出力。
彭五说完之后,其他社员也都畅所欲言。11户人家在公共食堂喂的猪,竟比之前一户喂得少,以前猪仔到了满月能有40多斤,现在的猪喂了一年都长不到40斤;从前没有荒废的田地,每家的自留地都种有各种各样的小菜,但是公共食堂建了之后,自留地不能种了,荒得叫人心痛;公共食堂开办后,社员变得懒散、磨洋工,大队干部爱吹牛,不干实事……
“听到大家说出了实话,从少奇同志的说话和神态可以看出,他是既高兴又痛心!”陆大猷在回忆文章里写道。
三
“18天,对常人来说时间不算长,但对日理万机的共和国主席来讲,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少奇同志在调研的18天里,除了两次回长沙处理国事,接见外宾,其他时间都待在天华,足迹踏遍了天华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他先后召开的各种座谈会及工作组汇报会就达15次!”陆大猷说,刘少奇和干部群众谈话,都是平心静气的,从来不训人,见到村民,首先递烟。15次座谈会或工作汇报会,陆大猷都在场,记下刘少奇和干部群众的谈话,总共记了175页,每页22行,每行30字左右,“加起来,记录的文字共有10多万字”。
当时,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生活非常简朴。“少奇同志穿一身半旧的灰色卡叽布中山服,脚上是一双半旧的青色棉布鞋,走在天华大队的山头、田野,谁也想不到他就是共和国主席。少奇同志常会到村里察看,爱和老百姓交谈,天华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少奇同志’,很少有人叫他‘刘主席’。”杨义说,只要提起刘少奇当年的蹲点调查,天华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敬佩!”
老百姓敬佩刘少奇的不仅是调查研究的作风,更敬佩他敢于直面现实,实事求是,着力解决问题的勇气、决心、担当、魄力!
在天华蹲点调查中,刘少奇发现公共食堂的问题、房屋问题,是当时农村存在的共性问题。天华大队共有15个公共食堂,社员集中食宿,但人均口粮仅300多斤,老百姓生活极度困难,严重影响生产积极性。针对这个情况,刘少奇对天华大队总支委员们说:“现在90%以上的人要求散食堂,如果不散就脱离了90%的群众。”刘少奇说:“食堂不讲散,讲退。愿意退的,自己就退出去。愿意在食堂吃饭的,可以还在食堂吃饭。”刘少奇的这个决定受到老百姓的称赞。不久,天华大队的食堂陆续解散了,杨义说:“少奇同志成为党内较早提出解决公共食堂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天华是全国第一个解散公共食堂的大队。”
除公共食堂问题外,刘少奇在天华还就粮食定产、订购、分配问题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刘少奇对老百姓的要求和愿望有了切身感受。为此,他满怀激情地在天华提出了老百姓兴家立业的“十个一”目标:“一栋好房屋,一套好用具,一栏好猪,一群好家畜,一园好蔬菜,一塘好鱼,一块好山,一天三餐好饭菜,一人有几套好衣服,房前屋后有一片好风景。”
杨义说:“如今,天华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但少奇同志当年提出的这‘十个一’好,至今还令天华老百姓激动!”
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回到北京后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以他在湖南农村调查所掌握的真实情况,第一次明确地用“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概括,对造成农村经济困难的原因作了深刻分析。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出台,提出解散公共食堂和取消供给制。
60多年过去,刘少奇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带头进行的这次系统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在当下的意义仍十分深刻。
实践出真知,调查出真相。“调查研究是今后改进工作的最根本的办法。”“不能只是汇报,一定要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真心搞清楚实际情况……调查就要真心把客观实际弄清楚。”
心中有群众,细微见真情。刘少奇回湘调查期间,有33天在农家吃住,他深入田间、山林、食堂、猪场、社员家庭察看,吃了社员充饥的野菜和糠粑粑,用真情投入获得群众的支持。坚持“脚步为亲”,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壶茶水。
直面不回避,对症出真招。“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包括是骂我这个国家主席的话都要听,听了不要‘贪污’,要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看到乡亲们生活很苦,作为国家主席,我深感对不起大家,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
“我们是跟人民在一起的!”为察民情,共和国主席在农家睡了18天门板床,这个“传家宝”弥足珍贵。(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亚湘;编辑:李颖 彭培成;校对:肖应林)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