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夜谈 | 表硬态中见担当

  袁云才

  种红薯能脱贫致富?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可是,宁乡市委派驻田坪村的扶贫干部曾佑坤,硬是带动140户农民靠种红薯摘掉了贫困帽。怎么做到的?成立合作社,进行深加工!

  平心而论,这种脱贫方法谈不上有多新鲜,类似因地制宜、攥指成拳的成功例子有很多。曾佑坤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善于在困境中找出路,而且能在短时间内统一众多贫困户的思想,点亮他们的信心。当贫困户对于“种红薯致富”普遍存疑时,他在大会上表硬态:除了免费供苗、供肥、供薄膜,还包收购,每亩红薯地再补贴翻耕费……这样的“利好政策”,一下子打消了不少贫困户的疑虑。而后面每一个环节的实干、苦干、巧干,确保了承诺的兑现,由此吸引更多贫困户“加盟”,将小小红薯粉做成了有特色的扶贫产业。

  表硬态不是夸海口,它以担当为骨架、以底气为依托。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民,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凝聚成强大的合力。这需要带头人、组织者首先花大力气做好市场功课,将相关扶贫项目真正摸清、吃透,在看准方向的基础上,不怕困难、敢于碰硬,努力攻克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难关,这样的产业扶贫才能有始有终、取得长效。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目前全市尚未脱贫的人口虽已很少,但其中有些属于多次“扶”而未成的脱贫对象。我们应该用担当与实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斗志,使其真正产生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跟上队伍,一个也不少;通过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长效方式,确保脱贫攻坚治标更治本,防止脱贫再返贫。

【作者:袁云才】 【编辑:张日】
关键词:星城夜谈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