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 为“新市民”安家让人暖心
李东晓
据长沙晚报近日报道,近年来,长沙将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公益性岗位职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形成公租房精准保障的“长沙模式”。
公租房长沙模式新在哪儿,或者说政策的温度体现在哪里,从精准二字可以看出。它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把住房保障,落实到最需要也最应该得到保障的人群中。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市政人员,他们为了这座城市辛勤付出,是城市的唤醒者,为他们中的住房困难者提供一个温暖的家,贴心暖心,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安居才能更好地乐业。让这些新市民更好分享城市发展红利,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为此,长沙新建了环卫工人爱心小屋,供他们临时休憩;及时发放高温补贴等福利,持续保障改善其工作环境;在民间,请环卫工人、市政人员吃早餐,成为很多餐饮店的选择……大家都想通过营造一种氛围,让新市民乐意来、舒心住、放心干。这是城市文明和温度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市民只是一个暂时的称呼,经过一段时间过渡,新市民的归属感增强,就会融入到环境中,去掉“新”字。而要缩短这个过程,不只是经济收入要跟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同城同待遇”,从住房到医疗社保,从政策到社区的氛围,都应该是没有歧视,充满人性化的。公租房精准保障的“长沙模式”,就是很好的范例。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吸引更多新市民在星城安家兴业,我们这座城市就会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