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评论员|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
长沙晚报评论员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走了,他给世人留下的,不止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5月22日至24日,是不同寻常的3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像潮水一般赶到长沙,沉痛哀悼袁隆平,送别的队伍长达数公里。线上线下,国内国外,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思。无尽的怀念,如今正在转化成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强大动力。那个面容瘦削、略显黝黑而目光如炬、笑容可掬的“杂交水稻之父”,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在这位“当代神农”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在这位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我们看到了道德的巨大力量。
何谓科学家精神?就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袁老堪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典范。他胸怀天下、敢于创新、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他薪尽火传的奉献精神和孜孜育人的崇高师德,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古人云,“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意思是讲:道德愈高尚的人,文章愈丰富多彩;美德愈显著的人,为人愈明智豁达。袁隆平伟大的科技成就,正是建立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坚实基础上,来源于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现实行动中。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国人民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的体现,饱含着报效祖国稳粮仓的赤胆忠心,折射出勇挑重任济苍生的果敢刚毅,成为他半个多世纪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屡创奇迹的强大信念。
袁隆平是一个朴实无华、谦虚谨慎的科学家。他功勋卓著、名满天下,却对名利十分淡泊,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体现出真挚的亲民情怀。他对于百姓求字、合影等要求几乎有求必应,没有一点名人架子,生活非常朴素,衬衣只穿几十元一件的,理发就在家门口的小店完成。可他对事业的追求永无止境,对杂交水稻的亩产永不满足,耄耋之年自嘲为“80后”“90后”,仍不断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惦记着杂交水稻的长势。袁老“很容易满足”和“永不满足”的两个方面,形成极鲜明的对比,彰显出朴实无华、艰苦奋斗、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感动和激励着无数的追梦人。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时,称要把这个荣誉当成一个鞭策。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古以来,于民、于家、于国,道德都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精神力量。今天,长沙这座崇尚英雄、英雄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拥有上百万名志愿者的“好人之城”,正迈步在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的征途上。袁隆平精神,如一个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似一颗种子,播进亿万人心田;像一面旗帜,在希望的田野上迎风飘扬。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