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晚报成就我的幸福人生”丨回报岁月 真情不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张禹
从爱上读报到送报、从送报到成为长沙晚报通讯员、从被报道对象到获评省劳模,家住宁乡市东湖塘镇麻山村实竹组20号、今年57岁的欧有才,因为一份报纸和自己从未放弃的努力,人生不断精进、升级,生活也发生了“之前无法想象”的变化。
“我是结缘了《长沙晚报》后,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22日下午,外貌朴实憨厚的欧有才,用一口浓浓的乡音动情地对记者说。
“搬了10年砖,我也看了10年《长沙晚报》”
欧有才出生于宁乡原麻山乡的一个小山村。
1981年,年仅14岁、小学毕业刚上初中的欧有才因为家贫辍了学。第二年,他来到麻山机砖厂,开始了10年拖砖、码砖的搬砖生涯。
机砖厂烧窑砖要用报纸封窑门,成捆的废旧报纸随处可见。劳作之余,欧有才把别人丢弃的报纸捡起来看,以解疲乏。慢慢地,他爱上了读报、集报。那时候他接触的报纸不多,只有《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几种。
“搬了10年砖,我也看了10年《长沙晚报》。”欧有才对记者说。
1992年,长沙晚报自办发行。欧有才知道后,第一个来到宁乡县委宣传部报名,成了一名长沙晚报发行员。
欧有才很热爱自己的新工作。从那时起,他就用自行车驮着《长沙晚报》等,把“精神食粮”送到订户手中。“这份工作让我每天都很快乐,我希望投递出的每一份报纸能给他人带来收获。”欧有才眼中是满满的美好回忆。
1998年,欧有才进入邮政系统,成了一名乡村邮递员,但他和《长沙晚报》的缘分并没有断,仍然每天把《长沙晚报》等党报党刊送到订户手中。
欧有才那时负责原麻山乡和东湖塘乡21个行政村(现合并为东湖塘镇)的投递工作。385个投递点、162公里坎坷不平的山路,欧有才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走了32年。2007年10月9日世界邮政日,湖南省邮政公司、湖南省邮政工会正式将欧有才的投递邮段命名为“欧有才爱心邮路”。
“《长沙晚报》给了我很多‘营养’”
从1987年开始,欧有才自费订阅《长沙晚报》,开始了集报生涯。那时他一年收入才200元,他拿出12元来订阅《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策划好、接地气,看了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长沙晚报》给了我很多‘营养’,我还成了长沙晚报的通讯员呢!”欧有才对记者说。
1996年6月,欧有才在《长沙晚报》综合文艺副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五载悠悠送报情》。从此他一发不可收,陆续在《长沙晚报》发表消息、通讯,甚至还拍图片新闻。他还参加征文活动,得奖拿奖金。“我这是以文养文。”欧有才风趣地说。
欧有才在《长沙晚报》上看到很多如张海迪这样的励志故事。苦于文化程度不高,他决定参加自考,开启人生另一扇窗。
1988年,他报名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的自考专科,他以无比惊人的毅力,在历经多次失败后,于2010年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专科,学习汉语言文学。2012年他再接再厉,考取了该校的本科。这条漫长的自考路,欧有才走了整整24年。当“大学生”欧有才向记者展示他的毕业证书时,记者打心眼里佩服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欧有才一路走来,获评了宁乡县首届“感动宁乡十大人物”、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湖南省劳动模范、长沙市劳动模范、爱岗敬业“中国好人”。
欧有才吃过苦,也了解别人的难处。有一年,他偶然得知麻山乡一个女孩考上了湖南工业大学,但家里穷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他连夜跑到有关部门,给她争取了3000元助学金。女孩上学那天,他又送去200元“红包”,勉励女孩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我要让更多人爱上党报”
走进欧有才的家,3个房间都堆满了他收藏的报纸、杂志和书籍,甚至报纸堆到了天花板上。
记者看到,他家里有8个绿皮铁柜,放着他多年来的集报“心血”。
“最老的报纸是1937年的石印报。”欧有才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最钟爱的是长沙晚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百版特刊《百年风华正青春》。
欧有才钟情集报,钟情党报,他把自己收藏的报纸办起了展览,他要让更多人喜欢报纸、热爱党报。
1991年“七一”前夕,欧有才第一次举办报展。当年7月1日,《长沙晚报》以《欧有才集报两千余种》为题进行了报道,这也是他第一次被《长沙晚报》报道。当时他就收集了2800多种报刊,其中党报1100余种。现如今,欧有才每年都要拿出近2000元钱来订阅书报刊,收藏的报纸超过了2万份。记者看到,他收藏的不同时期、不同报头的《长沙晚报》系列就有10多种,其中最早的一份是1957年11月14日的《长沙日报》。
“报纸是一部散装的‘百科全书’,见证了祖国发生的伟大变化,我要把集报、办报展进行到底。”欧有才对记者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