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丰收节 隆平水稻博物馆收到一份特殊礼物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7日讯(记者 贺文兵)喜看稻菽千重浪,超产迎来丰收节……在我国第一个丰收节来临之际,今日,长沙雕塑家龙跃平决定将自己收藏了9年的雕塑《种子》模型捐赠给了隆平水稻博物馆,以此感谢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中国农民年年丰收不再少粮缺米。
长沙拜师学艺,雕塑一干40年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个雕塑模型是我在2009年雕塑《种子》前打下的草稿,珍藏了9年,今年是我国第一个丰收节,把这个像征丰收的《种子》雕塑模型捐给隆平水稻博物馆,我觉得很有意义。”今年57岁的龙跃平出生在湘乡,18岁时来到长沙拜师学习雕塑,至今从事雕塑40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
“我是饿着肚子长大的,深知粮食对农民的重要性。”龙跃平告诉记者,自从袁隆平院士培育出了世界闻名的杂交水稻后,就尝试着创作和袁院士有关的雕塑作品,先后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种子》等10多个雕塑作品问世。“创作袁院士的每件作品,我都是怀着感恩的心在做,因为袁院士的杂交水稻,让中国农民从此不再缺粮少米。”
创作雕塑《种子》,历时大半年
2009年8月,龙跃平受湖南农大委托,为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创作一座和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有关的雕塑,主题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接到这一创作任务后,龙跃平用一个月时间采访了袁隆平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走访了长沙周边农村的农民,先后十易其稿,最终确定了名为《种子》的雕塑。“从构思到雕塑作品完工,历时半年,如今,雕塑《种子》安放在湖南杂交水稻中心。”
今日,记者来到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一进院门,2米高的雕塑《种子》映入眼帘。“这座雕塑高2米,材质为锻钢。”龙跃平介绍说,该作品以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寓意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造型上,一只巨大的手掌从书本中凸显出来高高升起,手指‘OK’的造型,告知世人杂交水稻的成功,‘OK’造型的手指间,捏着一粒金黄的稻种。3根有力的手指,挺立直起,节节高升,代表杂交水稻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缺一不可。”
记者看到,雕塑《种子》浑融有度,棱角和锐气不仅增加了雕塑的光影色彩,也强化了雕塑语言的感染力,犹如一座浑朴肃穆的高峰,闪闪发光的神奇稻种在光的照耀下显得“铿锵分明”。“今年起,国家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属于广大农民自己的节日,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让亿万农民走上丰收之路,我觉得,雕塑《种子》,是对丰收喜悦最贴切的表达。”龙跃平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