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最忆妈妈做的酱豆子白辣椒”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 斌  

  参加“院士专家长沙行”暨中国工程院“互联网+”行动计划(2035)项目中期研讨会的专家中,刘经南是唯一的长沙籍院士。考察期间,这位曾在2003至2008年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老乡接受了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的专访。

  “工科男”在明德曾经“很拉风”

  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院士专家长沙行,刘经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只是谦虚地表示“仅起了点协调作用”。

  “我是地地道道的长沙人。”刘经南告诉记者,现在每年都要多次回长沙,“因为妹妹和堂兄弟等许多亲戚生活在这里。”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刘经南说:“妈妈做的坛子菜,包括酱豆子(腊八豆)、白辣椒,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美食了。”

  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本科、工学硕士,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可算是典型的“工科男”了。可这位1943年出生的“工科男”,在长沙明德中学读书时,除了参加过航模组、摩托车组等,还加入过当时的长沙市中学生歌舞团,在舞台上搞过“表演唱”呢!“表演唱”在当时可算是很“时髦”的一种演唱形式。而他自制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到100倍,吸引了很多同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拉风”了。

  推动中国卫星定位系统建设

  25日的园区考察活动中,刘经南带领专家组成员负责“互联网+智慧交通”的调研,当天先后调研了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单位。在与企业研究人员交流中,刘经南多次提到以后的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研发要重视利用中国自己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以提高产品的精准度和自主性。

  “北斗卫星从最初研发的一号到现在的三号,我一直参与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经南介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去年底开始,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作为我国知名的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北斗/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专家,刘经南上世纪90年代初负责完成了中国南海诸岛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和数据处理以及国家GPS A、 B级网的设计方案和数据处理;负责中国广域差分GPS建设方案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应用、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主持研发的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推动了省级及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中国的建设。

  智慧城市重视百姓幸福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经南对长沙“互联网+智慧交通”建设大大点赞——“走在全国许多城市前列”。如去年底开通试运行的全国首条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全国第一批投入运营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体现了湖南人‘敢为人先’的传统”。

  城市汽车共享,用车可找智慧汽车(无人驾驶)、每家每户无须再拥有汽车,要想过车瘾可到专门的汽车体验基地去……这听上去像极了科幻故事中的未来世界,但刘经南认为“随着智慧交通时代来临,未来真的可能实现这一梦想”。他同时表示,智能城市交通主要目的之一是方便百姓出行,在保证天更蓝、出行更方便的同时,增加百姓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更加重要。                                                

【作者:全媒体记者 周 斌】 【编辑:曾茜】
关键词:刘经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