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观察:海内外祭孔所奏古乐“莫不出自浏阳”

孔子画像。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记者 范亚湘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8周年纪念日,这天,海内外岳麓书院、曲阜孔庙、台北孔庙、韩国成均馆等多处举办了“2017年全球同祭孔”活动,仅湖南就设了100多家分会场……

  显然,祭孔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近几年,长沙等地的各类“少儿读经”“国学培训”班兴起,一方面彰显了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人们也有担心,国学热的兴起是否会带来一个结果:忽视现代科学的追求。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学者,看看他们的回答

长沙大藏私塾读经学堂的一位学员在湘江边“读经”。长沙大藏私塾供图

  曲阜孔氏一脉迁至浏阳达浒镇, 曾国藩父子鼎力推荐浏阳古乐

  9月28日,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钟鼓齐鸣,古乐飘扬,500多人个个神情肃穆,在这里举办最高规格的“释奠礼”,祭奠孔子诞辰2568周年。

  迎神、三献礼、读祝、分献礼、饮福受胙、撤馔、送神、望燎……环环相扣。仪式完成后,现场举行了诵读儒家经典及书院学规活动,全场与会者齐声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篇章以及《岳麓书院学规》,以经典诵读方式向先师圣贤及书院古代教育传统致敬。

  与此同时,以“公祭先师,缅怀圣德,弘扬传统,传承文明”为主题的“湖南第四届祭孔大典”在湖南·韶山南岸国学院举行。韶山南岸国学院为主会场,全省103家孔子学堂皆设了分会场。

  更为壮观的是,今年同步祭孔的还有曲阜孔庙、台北孔庙、韩国成均馆以及东南亚、美国等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并吸引了各种不同肤色的人参与。

9月28日,韶山南岸国学院祭孔活动。韶山南岸国学院供图

  孔子大多时候生活在齐鲁,生前虽不曾来过楚地长沙,然长沙却是一个与孔子有直接关系的地方。据浏阳县志和浏阳孔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曲阜孔氏一脉迁徙到浏阳达浒镇金石村,至明万历年间,浏阳孔氏人口渐多。山东曲阜衍圣公府根据族谱推及,确认其为孔氏正宗,人口已超过500丁(即500个孔氏男丁),便批准按祖制建立家庙。此后,浏阳孔氏香火更盛,千百年来,英才辈出。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有第七十一代孙孔昭绶,是著名教育家、湖南第一师范的首任校长、毛泽东的老师,还有开国中将孔石泉等。目前,金石村有孔姓人家1000多户,近5000人。

  金石村有南方惟一的一座孔氏家庙,该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曾经占地2000多平方米,因年久失修,如今仅存大成殿、五王殿。不过,这并不妨碍孔子后裔们祭奠孔子,他们不但每年要实施春祭,还要在孔子诞辰这一天举办盛大的祭奠。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地处浏阳城区的浏阳文庙保存了中国民间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孔音乐浏阳古乐……乐生奏古乐,乐曲优雅古朴,舞生闻声起舞,场面十分壮观。据孔子第71代孙、浏阳达浒镇金石村村民孔平舟介绍,当年,曾国藩观看了浏阳古乐演奏后,称赞音节清雅,令人想起夏商周三代朝廷奏乐的盛况,大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了浏阳古乐乐师应邀到安徽演奏古乐的情况:“酉初,贺宏勋带浏阳精于古乐者邱庆龠等六人来……固令奏乐,以鼓节之。音节清雅,穆然令人想三代之盛。古昔圣王修己治人之术,其精者全存乎乐,而后世之独缺者,乃首在乐。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于音乐相通,而懵然不知,深以为耻。”

  因曾国藩父子的鼎力推荐,浏阳古乐在全国名声大噪,就连山东曲阜的孔府,也派人到浏阳观摩古乐,仿制全套古乐器。那时,每逢一年两度的祭孔典礼,都会引来全国各地的不少名士前来观摩,甚至曾国藩、袁世凯等也亲自或派要员参加。

  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冯呤轩在日本考察了祭礼乐歌,说:“大都同于浏曲。”所以,清末以来,包括今年海内外祭孔所演奏的古乐“莫不出自浏阳”。

《论语》古籍善本。资料图片

  作为世界文明的奠基人之一,“不去祭奠孔子去祭奠谁”

  百度上有这样一个问答题:曾经有一个人,现在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可他却几乎生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请问他是谁?一边倒的答案就是:孔子!

  今天为什么要这么大张旗鼓地祭孔?从上面这个答案可以找到原因。

  自孔子殁后,鲁哀公在曲阜孔子故里建庙祭祀,而后延及秦汉以迄明清,祭孔之礼均为历代君王所重视,长盛不废,即便如朱元璋禁绝淫祀者,也未敢轻易废除祭孔。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浸入以及封建王朝的灭亡,民智日开,对孔子的圣人崇拜也开始动摇。

  新中国成立以后,祭孔被视为封建迷信而一度被废止,很多祭孔仪轨也因之断绝。然而1984年曲阜孔庙首次恢复民间祭孔之后,全国各地恢复祭孔的活动便陆续展开。及至近几年,祭孔更是为大众所推崇,海内外遍地开花。经过如此的起伏,今日祭孔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现代意义?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王大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祭孔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活动的仪式和庄严感,提升敬畏心理,通过“全球同祭孔”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祭孔可以深入挖掘这项活动的时代与文化价值,使孔子思想与当今时代发生关联,丰富祭孔内容,提高大众参与和互动性,进而“把全球同祭孔做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孔子文化的重要文化品牌”。

  岳麓书院原院长朱汉民教授说得更为透彻。他说,首先,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我们所有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而孔子是第一位把教师作为自己终身职业与神圣使命的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教育思想与学习方法,不仅对当时的人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具有重要启迪,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能从中获得重大教益,相信未来依然如此。”

  孔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奠基人。中华文明5000多年,早在尧舜夏商周时代就创立、建构起了杰出的文明源头。“而孔子,在他们所建立的文明基础上集大成,从而创立了系统的思想体系。孔子所创立的思想,为后来两千多年的文化和文明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当代世界,人们仍然把中华文明称之为儒教文明,而这个儒教文明的奠基者就是我们的孔子。”

  尽管孔子的许多思想在历史上不断地被修改、改造,但是他思想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情怀、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感、对人类文化的建设,都表现出一个圣哲所具有的卓越的智慧和情怀。中华文明成为一个5000多年来从未中断的文明,绵延至今,“这和孔子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所以,当中华文明在今天重新崛起的时候,更不能忘了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孔子。”

  朱汉民表示,今天祭奠孔子,还因为孔子是世界文明的奠基人之一。“在人类文明奠基的轴心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时代,在世界各个重要文明的起源地,产生了一批杰出的圣哲,除孔子外,还包括释迦牟尼、耶稣、柏拉图等等。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文化,奠定了我们后来的两千多年的文明的基础。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在享受他们所创造的文明,这样的人不去祭奠还去祭奠谁?”

浏阳古乐演奏。浏阳文庙供图

  各类国学班兴起,如何找寻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就在国庆节前一天,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庄子》等10部图书正式出版发行。如何让古老典籍贯通时代精神?虽是国庆长假时间,但网络上就这个话题仍旧讨论得可谓热火朝天。

  如何连通古今、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最难的一关,也是最需要的一环。“阅读古典要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面上,浸润人的心灵。所谓深度契合,就是不给古人贴标签,不能生硬对接,而要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和智慧,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百部经典》丛书主编、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表示。

  朱汉民甚至认为,如何对待孔子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孔子?“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国学智慧要真正成为国人生活工作的日常必需品,就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转化来接地气。”

  《礼记·学记》篇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民族的兴衰都与教育密不可分。西周官师治教合一,“师”即“有德行以教民者”。从这里可以看出,研习、诵读传统文化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君子之人格,更深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风气及民生治理等问题。

  至少,长沙人是认识到了这点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国庆前夕,记者走进长沙县北山镇天乙学校,校园里的树荫下、花坛边,都有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诵读《论语》等国学经典,声音虽然稚嫩,倒也大方洪亮。这是一所带有国学“私塾”性质的学校,学生大多来自香港、江苏、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和长沙本地。

  “伯伯好!叔叔好!”校园里,每个学生都会向陌生来客热情地打招呼。稍大一点的女生,还会将双手放在左腹部,谦卑地微微一鞠躬,古典“范儿”十足。天乙学校创办人陈涛说,在这里学习的孩子除了正常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的学习,还要学习书法、武术等。孩子们每天必须诵读《论语》《弟子规》等传统国学经典。“我们对于国学经典有硬性规定,那就是要求在初中毕业时,每个孩子至少能够背诵8万字以上的古文经典,部分学生还会被要求背诵14万字至21万字……”

  据悉,像天乙学校这样重视传统国学经典学习的学校还不少,特别是民间兴办的“少儿读经”“乡村儒学”很是活跃,在长沙城区,一条街就出现了好几家“国学培训班”。

  最有意思的是,面对“少儿读经”等各类国学培训“轰轰烈烈”之势,明显可分辨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一拨人说,读经不利于孩子的自由、独立;另一拨人说,读经不利于孩子成长为一颗螺丝钉。更有一批文化人表示,文化自信没有问题,但不得不令人担心的就是,偏颇国学必然会导致人们延误对科学的追求,特别是传出今后高考可选择不考物理后,一些人忧心忡忡,对他们认为的国学“过热”提出了质疑。在采访中,一位家长问记者:“孩子们成人后,总得靠一门技艺吃饭吧!摇头晃脑地背诵那些之乎者也,能够混到一口饭吃吗?”

  “这局面类似于新文化运动中几位大家的争论、担忧,一百多年来,围绕着中国文化的立场分野始终未变,当然,历史大势已然完全不同了。”朱汉民说,“如果单纯从碎片化的角度,我们知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借助了一些零散的时间和电子媒介,对应碎片化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的、系统的东西,那么就要像祭孔、孔学堂、国学培训这样的传播媒介,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应对碎片化的、片段的,有时是一知半解的问题。”

  “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无法深入下去变成自己的养分,而是把它消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提供的是一种建设性、养成性,一点点改变人的那种习惯,改变快餐型的吃过就忘的习惯,这样就需要一种长期的、建设性的工作,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就需要推动少儿读经来弥补。”陈涛表示,国学培训、少儿读经等的成效,不可能马上就会看得见、摸得着,“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早几年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没有不优秀的!”

  朱汉民表示,重视科学与重视传统文化从来就不矛盾。“在断裂几十年之后,有成百上千万人读到了中国经典。更重要的是,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诵读经典的重要、必要和可行,从而推动了这项活动的‘全民化’。当下,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项事业,并已提至一个新的层面,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全新的视野,我觉得像长沙这样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就可以尝试闯出一条新路来,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去找寻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记者 范亚湘】 【编辑:曾茜】
关键词:孔子 诞辰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