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58小镇:文化科技“湘”融合,咸嘉湖畔话“咸嘉”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在岳麓山下、龙王港畔、西湖之滨,坐落着一群美丽的红色建筑——这就是“前行·58 小镇”。这里不仅汇集了茶颜悦色为代表的众多企业,而且是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所在地,并且当年长沙申请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办公室也设在这里。从2018年开始,小镇积极响应有关政策号召,发起了湖南首个围绕“文化+科技”的年度国际驻留项目,为艺术家和企业家搭建沟通的桥梁,努力将媒体艺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美丽园区激发网红爆款

  “前行·58小镇”位于河西的西湖公园内,以文创文娱、互联网经济、新消费、科教文化四大产业为核心。截至1月底,小镇已聚集了132家新经济领域企业和5000余名创新人才,其中文化艺术类的包括茶颜悦色、牵引传媒、聚溶众星网红基地、环羿广告等50家。

  听闻近年来名声在外的茶颜悦色总部也在这里,记者十分好奇。前行·58科创文化事业部负责人张丹丹告诉记者,茶颜悦色的设计师们都很喜欢这里。“我们这个园区紧邻景区,推开门就能望见西湖的一汪碧水,打开窗就能瞧见岳麓山的俏丽容颜。而且我们的建筑不是像写字楼那样规规整整的方盒子,它形式多变,还有很多公共空间可以供人休闲娱乐。在这样开放、自在、优美、惬意的环境下办公,能自然而然激发大家的创造力。”说到小镇的特色,张丹丹十分自豪。

前行·58小镇以其鲜艳的红色建筑,成为西湖公园内的一道靓丽风景。均为受访者供图

前行·58小镇以其鲜艳的红色建筑,成为西湖公园内的一道靓丽风景。均为受访者供图

  国际驻留带动人文交流

  虽然客观条件十分优越,但并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小镇运营中仍然下了很多功夫。以公共空间的营造为例,小镇为企业免费提供路演大厅,这里除了投影仪、显示屏、座椅等常规布置外,还装饰了各类艺术品,散发出浓烈的文艺气息。在入口处,记者就见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闹钟,足有一人多高,12个时刻不是用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表示,而是用五颜六色的人偶替代,这其实是名为《时光》的雕塑作品,并且真的能每小时响一次。步入会场,各类油画、雕塑更是随处可见,宛如置身一间美术馆内。

  这些艺术品是从何而来的呢?其中一部分,就要归功于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2017年11月,长沙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次年,小镇即发起了该项目,面向全球招募富有独立艺术思考与突破性实践的艺术家来长沙进行人文交流和产业合作。截止目前,已有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荷兰、法国、韩国、英国等多国艺术家参与该项目。张丹丹介绍,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成为长沙C+C全球创新创意伙伴合作计划的一部分,“这将进一步助力长沙‘媒体艺术之都’的名片更具时代性、专业性、艺术性、多元性和创新性”。

通过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外国艺术家和长沙市民、长沙企业有了深入互动,对普及媒体艺术、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助力产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通过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外国艺术家和长沙市民、长沙企业有了深入互动,对普及媒体艺术、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助力产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走文化与科技融合之路

  艺术家在长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除了通过开放式的创作场地,普通市民能近距离感受艺术家创作过程外,张丹丹以旁观者的视角给出了另一回答:“我们要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科技支撑,为艺术家和企业家搭建沟通的桥梁。”过去,很多人说到艺术,往往将其与科技割裂开来,认为是文理两个世界的东西。但媒体艺术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科技进步,借助声、光、电等诠释艺术家的思考,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作为长沙媒体艺术示范园区,小镇就是牢牢抓住这点做文章,因此园区内才既有文化企业,也有科技企业,还不远万里请外国艺术家来园区进行创作。

  “过去,艺术家和企业家是你不懂我,我不懂你,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就是想通过小镇,将二者串联在一起,使他们像邻居一样,产生业务往来。”张丹丹介绍说,长沙西湖又名咸嘉湖,“咸嘉”二字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都挺好”,正象征着小镇文化、科技都挺好。“未来,我们仍将坚定走文化与科技融合之路,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生态建设,为长沙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注入科创元素,贡献科创力量;另一方面也将通过持续为企业提供文创、科创价值服务,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速成长。”

【作者:尹玮】 【编辑:彭雨纯】
关键词:媒体艺术之都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PrevNext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