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行走浏阳河源 探寻非遗手艺焕新密码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一曲《浏阳河》,让浏阳在歌声中走向世界、走进人们心中。一条浏阳河,带着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灵动气质,荡漾起人们心中的丝丝涟漪。浏阳历史悠久、文化浓郁,县名最早见于东汉,素有“烟花之乡” “千年古县”美誉。

       12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湖南省委网信办、新华网主办,长沙市委网信办承办的“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主题活动首站来到了浏阳,30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湖南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媒体代表一起感受古法造纸、浏阳花炮、浏阳夏布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

  古法造纸:千年古贡纸书写新篇章

  在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一座“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藏于山间。当地流传的古法造纸术已传承千年,因为曾在乾隆年间被官府纳用,这里的纸品有着“贡纸”的美称。

  长沙晚报记者李锋近年来沿浏阳河一线,拍摄、挖掘、保护了不少非遗项目,“古山贡纸”便是其中一例。他参与的造纸研学馆项目将被打造成研学、参观、民宿、非遗为一体的乡村综合体,成为了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引子。

  道官冲竹林密布,素有生产竹纸的传统。古法造纸从选料到成纸历时半年之久,分斩竹漂塘、煮篁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五大步骤,与明代《天工开物·杀青》的记载相合。对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来说,生产竹纸不但是一门传统的技艺,更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这个总共57户人家的小村,巅峰时期有25户做手工纸。但在机械造纸工业的冲击下,手工作坊式的古法造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政府和文化志愿者关注之前,这里的造纸户屈指可数。

  “我们熟悉的机械造纸,纸张偏酸性,不易长期保存。”毕业于湖南大学的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馆长刘兰介绍说,“而古法造纸偏碱性,可以保存更久。像唐代的《五牛图》便是用的古法造纸纸张,一直保存至今。所以即便在今天,‘贡纸’在书画、古籍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用处。”

  目前,道官冲项目负责人易承业与团队成员刘兰等正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牵头推动道官冲组全体村民、村集体和湖南沧海田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股,注册成立浏阳市道官冲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当地文化实现非遗“在地活态保护传承”,打造非遗生态村。记者采访时,附近民宿的第二期工程已初具规模,这座小山村正在古法造纸的带动下焕发新颜。

  浏阳花炮:花炮开辟文旅新赛道

       烟花,是传承千年的古老产业,更是现代浏阳的闪耀名片。在浏阳市大瑶镇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内,大家详细了解了花炮自诞生以来漫长而复杂、辉煌而壮丽的历程。

       根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浏阳花炮是久负盛名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是湖南名优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迄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期浏阳便被誉为“鞭炮之乡”,1995年被授予“中国花炮之乡”称号。2006年5月20日,浏阳花炮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总产值202.9亿元,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内销总额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2021年1—10月全市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201.8亿元。“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中国人每点燃两个花炮,就有一个来自浏阳。”从爆竹声声到烟花朵朵,带着人们的朴素愿望和美好祝福,浏阳花炮从湘东一隅走向世界,从一件手工作坊小物成长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撑。

       作为烟花产业主产区,浏阳奋力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推进烟花产业与创意设计、媒体艺术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创意提升产业附加值。“无创意,不烟花。”如今,浏阳既有城市创意烟花、情景微焰火、精品礼花弹等系列新产品呈现,还有烟花与创意设计、数字技术、媒体艺术深度融合,并在全球首创了情景艺术焰火。北京APEC、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北京世园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国庆70周年焰火、建党百年等国内外重大活动中,都有浏阳焰火的身影。

       长沙橘子洲音乐焰火、浏阳周末创意音乐焰火、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浏阳焰火大会等早已成为烟花之乡的独特文旅IP。目前,浏阳花炮开始发力文旅产业,已与国内18个方特主题公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深圳世界之窗等景区景点进行合作,打造常态化焰火燃放项目,产业价值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

记者探访浏阳花炮

       浏阳夏布:会呼吸的乡愁

       右手投梭,木梭载着纡子并引导纬纱进入梭道穿过经线,交给左手,右手拉动打板,拍打一次纬线,轮流交替、循环反复,一匹夏布缓慢地在时间流逝中成型。在浏阳夏布文创中心,大家聆听了夏布的制作技艺、发展历史、传承保护等内容,感受着夏布会呼吸的乡愁。

       浏阳夏布,又名苎麻布,乃手工苎麻纤维纺织而成,是驰誉中外的传统手工产品,早在明朝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清中叶已负盛名,20世纪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一年可做20余万匹,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浏阳夏布织造技艺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收纳包到夏布衫,再到茶艺家饰、夏布绣画等艺术品,每一件产品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仅仅半年的时间,奔着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理念,“心之夏”品牌总经理鲁松元带领团队开发出浏阳夏布服饰、包具、家饰、茶道用具等八大系列160多款创意夏布产品,并且通过互联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为了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浏阳主导建设了浏阳夏布文创中心,目前已入驻“心之夏”“ 浏夏”“ 夏予和”多家企业,以夏布为原料,融非遗传承、手工体验、创意生产、文创营销于一体,夏布文创产品畅销国内外,先后登上纽约时装周、北京国际设计周、东亚文化周等舞台。当前,浏阳夏布形成了成熟的“中心+企业+农户”产业链条,打造了通过创意产业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

匠人演示纺织浏阳夏布。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摄

【作者:宁莎鸥】 【编辑:唐英】
关键词:“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 浏阳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