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 一家四代行医,他传承医术守护乡亲肛肠健康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晓敏)欧术荣,一个出生于肛肠医科世家的医生,今年是他扎根宁乡市大成桥镇卫生院的第38年。从小在父亲经营的药房中长大的他,见证了无数病人在父亲的治疗下重获健康。这些康复病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欧术荣深切感受到医者的使命与荣耀,更加坚定了他踏上医学道路、为患者带来希望的决心。

大成桥镇卫生院诊室内,欧术荣正在为病人测血压。除署名外,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敏 摄

在大成桥镇卫生院,欧术荣的名声不仅来自于他的医术,更因为他那颗温柔细腻的心。有不少远自益阳、娄底等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更会感受到家的温暖。病友们都称呼他为“老欧”,字里行间透露着邻里乡亲般的亲切感。

欧术荣的奶奶是一名内科医生,父亲是一名肛肠科医生。以前泥泞的道路中,总有他们行走的身影。那时候的路并不好走,翻山越岭后,他们来到病人家里,为他把脉问诊。“看到病人在痊愈时的如释重负,给我很大鼓舞,我便下定决心也要当一名医生。”欧术荣回忆道。

欧医生的工作方式继承了父亲传授的“一针疗法”——尽量少用手术刀,通过注射和护理达到治疗目的。当然,面对重症患者,手术往往不可避免。

早上7点,欧术荣就会出现在大成桥镇卫生院诊室内,开始一天的问诊。肛肠医科的特殊性就在于病人一旦接受手术,行动就变得极其不便,有时还需要帮忙送饭喂食、端屎端尿。对于这些情况,欧术荣都亲力亲为,尽量让患者少担忧。来自益阳的患者李刚强对记者说到:“我患有直肠脱垂,在这里我通过注射治疗,不开刀,恢复效果也不错。”欧医生的工作方式继承了父亲传授的“一针疗法”——尽量少用手术刀,通过注射和护理达到治疗目的。当然,面对重症患者,手术往往不可避免。去年,欧医生共收治了近1000名患者,大多数治疗效果显著。在他办公室墙上,挂满了感谢锦旗。

随着年纪渐长,自己儿子无意从医,欧术荣开始思考如何传承自己的医术。幸运的是,他发现了一位极具潜力的年轻女医生沈阳。“她的手很稳,很适合做肛肠手术,我意识到她就是那个可以传承医术的人。”欧医生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流,这位女孩不仅学得快,更表现出了对肛肠手术领域浓厚的兴趣和天赋,最终成为了欧术荣的得意门生。

欧术荣(中)和沈阳(右)在病房里询问刚做完肛肠手术的病人情况。

这位女孩不仅继承了欧术荣的医术,还与欧术荣的儿子结缘,成了欧家的儿媳妇。

今天是父亲节,欧术荣因为要照顾病人,仍然守护在病房区,他80多岁的父亲此刻正在家里看书写作。谈到父亲,他动情地说到:“父亲是我的引路人,他教导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非常感激他。”说到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发挥余热,帮助更多肛肠病人恢复健康。

从一心学医,到一心治病,再到一心传承,欧术荣始终扎根在自己的家乡大成桥镇。在他眼里,守护病人、治愈病人是他人生价值的所在,也是他理想所在。扎根家乡、守护乡邻,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刘晓敏】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大成桥镇卫生院 大成桥镇卫生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