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苏州 锦绣江南|长沙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行思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

  它是精巧典雅的东方水城、民熙物阜的鱼米之乡、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 人们在此找寻梦中的诗意江南,沉醉在2500余年的姑苏之美里; 它也是创新致远的现代名城、放眼未来的智造之城、筑巢引凤的开放之城, 人们宜居宜业在现代化的新区,产城融合驱动城市不断成长壮大。 新时代苏州如同一幅“双面绣”,老城与新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和谐共生,为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解。

  人文鼎盛的古城

  贯穿古今,一站阅读姑苏城

  南濒胥江,东临护城河,苏州市规划展示馆坐落在苏州古城东南角,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河景。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静芸 摄

  “如果说苏州是本书,那么来我们这就是阅读序言。”5月14日,场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馆占地约3.5万平方米,分为现代馆、古代馆两部分,通过图文、实景、互动查询、影像记录等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展示苏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这里是世界了解苏州的窗口之一。藏在序厅里的苏州园林、“大美苏州”六面CAVE全景式体验剧场、苏州香山帮打造的仿古展厅……融合古韵与现代的场馆设计,处处述说着苏州发展的巧思。

  已过五一出游高峰,但馆内接待任务不少。“很多城市会组团来我们这里考察交流,散客也多了起来,讲解员经常供不应求。”记者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这里已变身游客的“宝藏”目的地,免费还不用人挤人,就能深度了解苏州历史变迁、感受东方水城的独特风貌。

  展厅里人气最旺的有两处,一处是总体规划厅的城市沙盘,另一处是古代馆里的平江图复原模型,都与城市规划有关。

  “苏州今日能成为‘最强地级市’,离不开前瞻性的规划。”在城市沙盘前,讲解员用激光笔描绘苏州古城位置,“春秋时期兴建的1000多座城池,如今只有苏州古城存世,并在原址岿然不动,这为后来的城市规划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如今,苏州定下了建设1个核心区、2条城镇发展轴,全面对接大上海、融入上海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作为核心的古城,保留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我们都说伍子胥是苏州第一任规划局局长。”讲解员正是本地人,也见证、共享着古城保护发展成果。

  身临其境,入梦活着的江南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位于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阅读姑苏文化千年传承的活态样本。

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一同出游,了解苏州历史文化。

  大儒巷的平江文化中心,只需花10元便可享受一场正宗的苏州评弹。5月14日,这里上演的是苏州吴中评弹团带来的长篇弹词“宁波奇案”。走入其中,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同坐台下,聆听“吴语话江南”。“听得懂吗?”记者询问长沙游客吴女士,“听不太懂,但体验到了苏州文化,很开心。”她回答。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听不懂传统评弹,还可以选择听“声声慢”等流行弹词。翰尔园、养心斋、知弦社、聆韵社……密布街区的评弹社,热门场次一票难求,成为苏州文化延续千年的缩影。

  尽管是工作日,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仍将平江路挤得熙熙攘攘。800年前,宋代《平江图》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在此“活”了起来:坐一程摇橹船、点一杯雨前茶、扮一回古人,过往游客无不沉浸在“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苏式慢生活里。

苏州市民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河边惬意地喝茶。

  “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平江历史街区被列为绝对保护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02年,苏州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段工程,成立公司负责平江历史街区工程项目建设、资产经营管理和品牌活动打造。

  修旧如故,以存其真,整体风貌得以保存;修缮老宅、活化利用,“保与用”形成良性循环;传统民居、设施完善,古城居民享受便利生活……经过20年治理,平江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与生态环境全面优化。记者了解到,围绕打造“苏式慢生活”体验区的目标,街区已集聚餐饮、服饰、工艺品、住宿及文创类等店铺约150家。

  “Suzhou is so great!”来自英国的游客Alice向记者展示她买的苏绣扇子,说这里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年轻,是她爱上的中国味道。

每天都有不少身着汉服的游客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取景拍照。

  经济繁荣的新区

  三十而立,宜居宜游的新城

  如果说古城代表苏州温婉、秀丽的一面,那么新区则是代表苏州“果敢刚毅”的另一面。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是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在苏州共建工业园区的序幕拉开。如今,园区已连续8年摘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桂冠、累计吸引外资项目5000余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航拍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苏州工业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展示厅,园区30年来的发展史一览无余。城市沙盘、规划陈列处,一批批到访者驻足深思:学苏州工业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城市规划理念,学“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学“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园区精神……

  这座迅速崛起的工业园区,已成为苏州不容忽视的城市印象,提供着另一种时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苏式生活”。打卡园区网红地标“东方之门”,夜晚观看全新升级的光影水秀,在新开的湖边驿站喝咖啡、露营……采访中,正在优化提升的环金鸡湖岸线,已成为市民游客的休闲好去处。一个细节很动人:园区很多公园绿地实行对公众有序开放共享政策,“在草地上露营,散步湖边步道,感觉很青春。”在园区工作3年的李楷,早就爱上了在园区的生活。

  环金鸡湖优化提升,再塑“活力之核”;阳澄南岸焕新升级,打造“创新之城”;吴淞湾边潜能释放,成就“未来之城”……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员介绍,园区“12345”的空间布局已充分考虑未来各种可能性,为产业转型升级及城市的未来发展赋予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如今,辖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人口超130万,实现了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全覆盖……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园区金鸡湖景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199.88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43.73%。

  目前,园区积极探索打造中新绿色低碳合作示范项目,新建元集团与新加坡吉宝集团、盛裕集团合作开发首个标杆性绿色低碳产业园;绿色领域商业合作蓬勃展开,中方财团、中新绿发与新加坡胜科集团、益阁集团开展新能源、新环保领域合作,两地企业机构开展广泛资源对接,碳平台等领域合作加快推进……开放与创新、创新与产业、产业与城市完美融合,成为居住者幸福、创业者自豪、投资者向往的魅力之城。

  全球领先,发力打造智造之城

  打造“智造之城”,苏州有底气。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自2012年以来,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连跨3万亿、4万亿两个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亦突破万亿。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这一理念在苏州市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有了生动实践。这里汇集着全市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应用示范典型,全面展示着苏州智能制造产业的新技术、新平台、新产品及新解决方案,是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之一。

  “智造”基因更深入企业发展骨髓。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部便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这是一家以新能源、清洁能源为主体,全球领先的能源科技服务商。创立34年来,其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围绕硅、锂、碳及集成电路核心材料进行能源科技创新,以材料技术助力制造端和应用端革命。

  “科技是协鑫的第一生产力,我们拥有专利3500多项。”协鑫集团品牌总监占雄告诉记者,协鑫在硅能源领域原创GCL法多晶硅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引领中国光伏告别“三头在外”,首倡并助推光伏上网从高价走向平价与低价时代。

  其自主研发FBR颗粒硅技术,成本低、更环保、自动化生产程度更高;在钙钛矿领域,实现了全球行业唯一大面积组件,行业第一大尺寸效率两大标杆性突破;集团还承接“国家重大科技02专项”与“国家强基工程项目”,成功攻克电子级硅料卡脖子技术,是国内率先系统掌握集成电路专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制备技术,且规模最大、市占率第一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企业。在12英寸大硅片、大晶圆领域,协鑫具备进口替代技术能级,是少数的“中国芯”原材料制造商之一。

  眼下,协鑫集团已布局超过60个生产基地、旗下拥有上市公司4家、超过4万名员工,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2位。

  科技创新带来可喜成绩。在2023年,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技术迭代周期,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扩张迅猛,整体竞争加剧背景下,今年5月集团旗下的协鑫集成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协鑫集成凭借自身综合优势,实现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的双双上涨。

  后记

  双面精绣,凝练发展精气神

  走进苏州,最大的感受,是看不够。小桥流水的平江路、精致秀美的江南园林、雅致精巧的苏工苏作,这或许是大部分游客对苏州的初始印象,但只要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姑苏古城早已不仅仅有诗意、典雅、古香古色的一面,无论是汇聚潮流的十全街、青春洋溢的产业园,都向世人展现这座千年古城持续涌现的“年轻力”。

苏州平江文化中心每天会上演一场苏州评弹。

  古城保留历史,新区创造未来。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在经济腾飞之前,苏州早就制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的建设方针,规划出“一体两翼”的格局,即在古城一西一东建设高新区和工业园区,而不对古城格局及风貌进行破坏。而这一方针,40多年来,就算苏州城的建设者几经更换,城市总体规划4次更新,都始终遵循着“古城‘古’到底、新区‘洋’到头”的方向。

  今天的苏州,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经济相融,产业与城市共生,江南文化赋能现代经济发展,留住“姑苏古城”,打造“智造高地”,让苏州的名片不仅是“人家尽枕河”的江南好景,更是依托强有力的工业基础而迅速崛起的工业大市。

  用“双面绣”的工匠精神巧织发展蓝图,这或许是苏州解答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这一时代之题的思路,也给千里之外同是“江南”的长沙,带来启发和思考。

【作者:张洋子】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