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研”值的“湘遇” | 我的梦想我的城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实习生 陈丹

  当前,长沙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一批头部科创企业争相落子,一批优质人才加快集聚。当“手可摘星辰”的长沙与高“研”值人才“湘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这里挺有成就感”

  若以河西尖山湖为中心,就会发现这里聚集了中电软件园、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多个产业园与科研机构,大量的科研技术人才也集聚在此。

  在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工作的助理研究员谢玉林就是其中的一位。“我来到长沙生活工作有一年时间了。”这位31岁的青年博士,在毕业后选择长沙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这里的科研氛围很浓厚,身边优秀的同事很多,我的上司就是北京大学的教授,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的创新空间,和我想象中的职场很不一样。”

  谢玉林是株洲人。小时候的他渴望见到大海,大学时他选择了海洋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越往深处探索,研究方向就越精尖,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到了博士阶段,谢玉林的研究方向逐步拓展为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流体力学结合。这也为他毕业后回到长沙工作打下了基础。“这里的创新氛围很浓厚,并且项目与科研不冲突,两者结合更让人有成就感。”谢玉林介绍,比如,研究员们可以和北大学生一起联合做课题、发表论文;也可和既是上司也是导师的北大教授探讨课题。

  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不仅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多个院系共建了“湖南先进计算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平台”,还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家超算长沙中心、马栏山视频超算中心、华为、中科曙光等共同发起了“湖南算力网络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产业生态逐渐打造成型。

  “我与长沙很合得来”

  天仪研究院里,一个瘦高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叫魏化,一名来自甘肃的航天硬件工程师。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学习时,他对航空航天产生了浓厚兴趣。本科毕业后,魏化来到天仪研究院,并迅速融入其中。

  “我的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是电磁场。”魏化告诉记者,“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肯定是需要付诸于实践,而在实验室里工作,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卫星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前沿的内容。”一颗卫星在发射并投入运用之前,硬件部分的设计、调整和测试是核心工作之一,而魏化在实验室里主要做的就是这些工作。

  “我喜欢长沙这个城市,在这里我不仅能实现航天梦想,更吸引我的是这里的城市气质与氛围。”除了工作之外,魏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自己虽是一名北方人,但与这座城市非常“合得来”。

  “也许每天埋头在实验室里的我,会全程陪同一颗卫星回到老家,到甘肃的发射场,看承载它的火箭发射,将它送到太空。”

  我们都是“新长沙人”

  在广泛链接国际人才资源方面,长沙也吸引了一批人才和创业项目落地长沙。如,承办欧美同学会总会“双创”大赛、“中国(长沙)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外博士长沙行等活动,不断扩大长沙的海外“朋友圈”。

  “所谓筑巢引凤,长沙这个‘巢’已经筑好了,并且已经先后引进了‘大凤’‘小凤’,相信还将引来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一同助力长沙发展。”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爱尔眼科集团视光及小儿眼科事业部总监助理蓝卫忠回国后扎根长沙已8年,他说自己是一名“新长沙人”。

  环境医学专业博士张寿廷则在瑞典学习工作生活了20多年。他在担任瑞典国家研究院的中国区首席代表期间,想在中国落地一个办事处,以便与更多企业开展合作。“一开始想的是北上广深,后来发现长沙GDP的整体增长速度在全国领先,我们非常看好。”张寿廷说,加上自己籍贯为湖北,与长沙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似,最终将目的地选在了长沙。

  长沙也没有让张寿廷失望。目前,由他主导设立的北欧可持续发展协会湖南代表处,已成为推动北欧和湖南科技产业合作的主要平台之一。“在瑞典或者其他欧洲国家开会的时候,因为我总是推广长沙,他们都叫我‘长沙先生’。”提起这,张寿廷笑得很开心。他期待通过自己的力量持续发挥好平台作用,加强项目和人才引进,实现多方互赢。

  择一城,终一事。众多青年人才正在长沙的科研“战线”中挑大梁、当主角。他们从陌生到熟悉,最终爱上这里,不少已成为科技领军人才、杰出创新青年、“小荷”青年人才等科研中坚力量。


【作者:刘攀 实习生 陈丹】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人才 就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