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7名在湘院士都是有故事的人 特别是这名女性

  长沙晚报11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斌)今天,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湖南共有7人入选,全部来自高校。目前,湖南两院院士达73人(含外聘院士);而在湘两院院士为42人(含总部驻湘军事院校军人或文职人员)。

  备受关注的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今日揭晓,总部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和李东旭教授当选院士。据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57岁的王怀民教授为信息技术科学部分布计算专业,62岁的李东旭教授为技术科学部航天器结构与设计专业。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也于今日发布,湖南共有5人入选,全部来自高校,分别为湖南大学王耀南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姚富强教授、中南大学柴立元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其中王耀南、刘少军、刘仲华为湖南省科协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14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进行了章程修订内容最多、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院士制度改革,将原来的100多个推荐渠道收紧,仅保留了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两个渠道推荐,并通过评选机制、退出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定位。

  据悉,2019年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和外籍院士20名;中国工程院今年选举产生了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分布计算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

  人物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是分布计算领域专家,现为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1962年4月出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军队科技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果

  王怀民教授是我国分布计算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人物故事

  假如一位长沙市民在长沙、青岛、广州各有一套住房,产权证在手,若在其中一地查询他的购房数量,很可能数据不完整。原因很简单,每个部门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全局性的数据难以统计。

  王怀民院士及其团队的工作就是攻克这样的“信息孤岛”,以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他们的“武器”就是中间件。他说:“如果硬件是人体的大脑,那么中间件就好像神经系统,把方方面面的信息沟通起来,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整体。”

  王怀民认为:“从技术上讲,中国的中间件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步起跑线。与国际大厂商垄断了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市场不同的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中间件市场百家争鸣,中间件已成为我国切入基础软件领域的一个契机。”立足于本土,国产中间件有着多方面优势。

  她从二胡调弦定音中获得灵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李东旭

  人物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李东旭,女,1956年10月出生,是我国航天器振动控制专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新型快响卫星型号总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挠性航天器振动控制研究,对我国航天科技和振动控制学科发展及跨越提升都做出了系统创造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人物故事

  长期以来,向卫星在轨运行提供能源的太阳能帆板振动控制问题,长期是困扰航天界的一项国际性难题。由于特殊的空间环境,卫星在空间碎片碰撞、快速变轨、温度变换时将产生长时间振动,影响正常工作,严重时可能使卫星“折翼”。美国为解决哈勃望远镜的帆板振动问题,不得不让宇航员上太空维修。

  对于国防科大创新团队来说,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要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在常人眼中,卫星太阳能帆板和二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八杆子都打不到一起”。

  李东旭院士却从二胡调弦定音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研制出一种能有效防止卫星太阳能帆板振动问题的装置,为提高我国大型航天器姿态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让“耳聪目明”的机器人服务重大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

  人物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1957年出生,现任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委员等。

  科研成就

  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德国科研教育部(BMBF)国际合作项目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国际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工业应用最高奖”。

  人物故事

  王耀南院士很通俗地讲解了他的研究:“为机器人加上一双眼睛,视觉感觉;让机器人加上一个很聪明的大脑,让他分析判断问题;让机器人加上一双很灵巧的手,那么这个机器人,就是我们未来所谓的智能工业机器人。”

  王耀南教授长期致力于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他围绕我国高端制造的重大需求,开创机器人自主加工动态规划与决策控制技术体系,提出系列高速高精视觉感知与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解决了多机器人高效协同制造的技术难题,发明机器人灵巧精准作业控制技术。

  他还率先研制出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精密检测分拣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机器人自动化加工柔性生产线,并成功应用于航空、舰船、汽车、电子、医药等620余家国内外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还牵头创建了机器人国家工程实验室,助推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王耀南院士围绕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需求,突破大型多机组高效运行控制与优化调度关键技术,发明系列电力特种作业机器人,主持研制出高可靠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西电东送电站、南水北调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实现了大型电站和泵站安全稳定运行。

  他带团队打造了通信抗干扰的“盾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姚富强

  人物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姚富强,1957年5月出生,通信抗干扰技术领域专家,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表彰对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军队科技领军人才。

  科研成就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人物故事

  未来信息作战的核心是信息制胜,首先就是要保证信息的畅通,面对复杂电磁环境尤其是敌方的电子进攻,通信抗干扰无疑是起了一个“盾牌”的作用,可以保护通信指挥和武器装备间的信息传输不受干扰,或降低干扰的影响。可见,通信抗干扰不仅是保障通信,而且赋予了防御作战的功能,这是军事通信区别于民用通信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体现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新的竞赛场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研究领域。

  姚富强长期从事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为通信抗干扰的工程科技发展和我军通信装备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我军通信抗干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技术研究和装备建设上,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努力、自主研发,目前通信抗干扰装备已涵盖了主要军用通信频段,手段多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进一步深化到通信电子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项技术累计处理废水过亿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柴立元

  人物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柴立元,1966年9月出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科技委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委员。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科研成就

  拥有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编制国家与地方技术政策、规范及标准等30多项。发明的“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等多项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

  人物故事

  1999年,从日本回国的柴立元,受命领衔组建冶金特色环境工程学科。2006年,株洲冶炼厂一负责人将一桶冶炼烟气洗涤废水放到柴立元的面前,这是一桶怎样的水啊?汞、铅、镉、砷各种重金属含量及酸度很高的废水。端详着这桶水,柴立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心向污染宣战,一定要设法突破这个难啃的技术难题!

  一直以来,传统方法很难“抓住”全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后难以达到国家最新发布的排放标准。柴立元和团队耗时8年研发出一种微生物治理办法,攻克了技术难关。2009年,这项“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株洲冶炼厂,实现企业年减排废水500万吨。处理后的废水,不仅能达到最新国家标准,废水回用率由传统的50%提高到90%。这项创新技术在我国铅锌铜龙头企业等上百家企业应用,累计处理废水过亿吨。

  “坚持源头控污,将砷污染扼杀在摇篮里!”柴立元和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发了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控砷—脱砷—固砷—无砷”治理与清洁利用新工艺与新装备。该技术于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湘江流域乃至全国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

  父子两代“鱼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

  人物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1962年7月出生,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科研成就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湖南光召科技奖、大北农科技奖等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25项;撰写了《鱼类远缘杂交》专著。

  人物故事

  父子两代都是院士,都立志鱼类研究。刘少军父亲正是享有“鱼院士”美誉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刘筠院士于2015年逝世。

  如果说父辈的研究是让中国人盘子里多条鱼,刘少军的研究,则是全力以赴让中国人“吃好鱼,吃放心鱼”。他的团队通过雌核发育等方法,进一步研制出了改良四倍体鲫鲤品系,提高了该四倍体鱼的生长速度、繁殖力和群体数量,将改良四倍体鲫鲤品系与改良二倍体红鲫等二倍体鱼杂交,研制出了湘云鲫2号等改良三倍体鱼,它们不仅保留了湘云鲫不育、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而且在肉质、体型等方面更具有特色。湘云鲫2号等改良三倍体鱼在全国28个省市推广养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对鱼比对我自己的孩子更细心,陪伴鱼比陪伴我的亲人时间更多。”“我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渔夫,更重要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这才是我的老本行。”——这是刘少军的研究和教学的生动写照。

  1989年硕士毕业后,刘少军的工作地点就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埋头研究三十年,也倾心育人三十年,主持培养了24名博士生、53名硕士生、3名博士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本科生;先后送多名研究生到美国、法国等国家学习深造。

  研究茶叶38年,建立黑茶标准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

  人物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1965年3月出生,一直在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

  科研成就

  刘仲华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9件,制订国家标准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多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与高校教材13部。

  人物故事

  做茶叶做到当了院士?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刘仲华教授的成功入选,给这一问题作出了肯定回答。从中国茶学界最年轻的教授,到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学家,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教授与茶叶打了38年的交道。尽管是小小茶叶,刘仲华教授却用一颗赤子之心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与茶叶的科技传奇,与团队干出了一番大事业,让现代中国茶风靡世界。

  他领衔研究的科研成果“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得了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茶叶科技领域自1996年以来获得的最高级别的科技成果奖。这一绿色、安全、高效的中国技术,就如同一把打开“茶叶功能成分利用”宝库的钥匙,使茶叶提取物从美国膳食补充剂原料的第25位跃升到了第4位,也使中国在茶叶提取物研究领域从跟随者跃升为引领者,为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另外,他率领团队建立了黑茶的标准体系,引领了湖南、广西、湖北、四川多地黑茶产业的发展。

  (照片均由院士所在高校提供)

【作者:王斌(记者)】 【编辑:谭伟】
关键词:院士 在湘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