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富起来的他们笑得多灿烂!|“精准扶贫看湘西”全媒体采风活动掠影

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妇女在展示苗绣。苗绣产业已成为十八洞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渠道之一。

  幸福,写在他们脸上

  ——“百名社长总编辑精准扶贫看湘西”全媒体采风活动掠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瑞平 通讯员 张谨 彭璟 周扶平

  湘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山奇水美,人文荟萃。沈从文的书、黄永玉的画、宋祖英的歌早已成为大美湘西夺目的标签;这里历史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也是红色革命老区。

  湘西也是书写传奇的土地。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州视察,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

  七年来,湘西州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凝心聚力攻克贫困堡垒,2019年所有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退出,累计减贫64万余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降至0.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10046元,年均增长11.5%;七年来,湘西州进入了减贫人口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和最有获得感的时期。

  如此巨变是怎样发生的?有什么动人的扶贫故事和值得借鉴推广的脱贫经验?……带着强烈的好奇心,10月27日至30日,本报记者与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97家媒体近200名社长总编辑和记者一起,投身“精准扶贫看湘西”全媒体采风活动,先后走进“酒鬼”文化产业园区、十八洞村、矮寨奇观、德夯苗寨以及永顺县老司城遗址等地,零距离接触一线群众,探寻精准扶贫的“湘西经验”,感知并分享他们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凤凰县禾库镇吉乐村,新郎隆正军正在给新娘吴丽云佩戴胸花。二人之前在广东务工,后来决定回乡发展。通过精准扶贫等各种政策扶持,两口子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年均增收5万余元,幸福日子喜滋滋。

  幸福,来自于上下齐心的奋斗。

  七年来,湘西州因地因人因事定制帮扶政策措施,持续深入地实施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发展教育、医疗救助、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等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

  七年来的扶贫实践中,他们尤其注重“五个结合”:在扶贫对象上,不搞暗箱操作,注重公开公平与群众满意相结合;在内生动力激发上,不搞空洞说教,注重典型引路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在发展扶贫产业上,不搞大包大揽,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搞大拆大建,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美丽相结合等等。

十八洞村的大学生施林娇毕业后用电商直播模式销售村里的特色农产品。

  幸福,也在于美好生活有奔头。

  目前,湘西州正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与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致力于把湘西州打造成集“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据悉,今年7月,湘西地质公园成功列入“世界地质公园”;明年,该州即将迈入高铁和航空时代,这一个个利好消息,正不断为美好前景赋能。

2016年从别的村寨嫁到竹子寨的龙秋霞,现在是一名导游,每个月收入大约四五千元,她非常乐于为游客们介绍更富更美、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十八洞村。

  幸福,既是描摹在纸上、张贴在墙上的美好愿景,更是普通人日益鼓起来的口袋、钱包和身边一点一滴看得见的变化。渐渐地,在外打工的人回来了,单身的村民成家了,乡村民宿开起来了;或者,就近当起了导游,搞起了果树种植,开通了直播电商……

  短短几天时间里,本报记者把镜头对准了这片土地上不同的个体,探访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倾听他们素朴平凡却真实的故事。我们相信,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便是检验精准扶贫成效最好的答案——毕竟,幸福不幸福,百姓说了算。

“小候鸟”杨俊榆是保靖县清水坪学校四年级学生,之前一直跟随父母在浙江、广东等地生活。2018年,她父母选择回乡发展柑橘产业,小俊榆也通过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顺利进入学校学习,开启了稳定幸福新生活。

金秋九月,吉首市矮寨镇阳孟村种植大户杨元妹又迎来一年的丰收季。作为建档立卡户的她,精准扶贫之前只有4亩金秋梨,后来加入合作社,发展金秋梨200余亩,年收入30余万元。

【作者:梁瑞平】 【编辑:彭雨纯】
关键词:湘西 精准扶贫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