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现实版“战狼”到底什么样?

  近期的大荧幕上,热映影片《战狼2》将中国军人在国际舞台维护地区和平的壮景揭开一角。

  而现实中,在刚过去的建军节里,2800多名中国官兵依然值守奋战在马里、南苏丹、利比亚、黎巴嫩、苏丹、利比里亚、刚果(金)等多个任务区,展现中国军人的忠心赤胆和英勇之魂。

  中国维和部队在国际上的专业表现,给许多地区民众和他国维和部队留下深刻印象。在非洲东南部的南苏丹,不断演绎的动乱与冲突中,中国维和官兵的面孔更是成为一种象征安全感的符号。

  那些危难中沉着冷静的面孔背后,是原本来自你我的普通军人。他们亲历的维和故事,如同在世界最危险的角落里,散落的那些饱受磨砺、光芒万丈的宝藏。

  一项“隐瞒父母”的工作:

  历经考验奔赴红色土地

↑孙小川在南苏丹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期间的工作照

  2014年3月,25岁的河南籍军人孙小川踏上南苏丹的土地。下飞机的一瞬间,他一眼望见巨大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脚下铺展着漫无边际的红色土地。超过40度的地表气温让人口干舌燥。

  这是孙小川第一次来到热带地区。2013年12月,他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原济南第12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

  就在上飞机前,孙小川刚把自己将要赴南苏丹维和的消息告诉家人。在此前3个多月的选拔和培训中,孙小川把这项工作视为必须隐瞒父母的秘密。为了防止他们担心,在确定要出发之后,才征得他们或许包含几分无奈的支持。

  组建第12批维和工程兵大队之时,南苏丹的内部冲突正在升级,国内的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关于当地战乱的新闻。而来到任务区瓦乌后,身临其境的孙小川才感到,脚下的土壤比自己想象中还要贫瘠,维和任务或许比预想的更有挑战性。

  孙小川对自己说,这真是一个好的机会。

  “我想看看,维和任务到底有多难。”孙小川说,他所在的连队,骨子里就有善于挑战的“基因”。

  这个连队有着“金汤桥连”的称号。解放战争时期,该连队在1949天津战役中,攻下了横跨在海河上的金汤桥,为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支享有历史荣誉的队伍,构成了第12批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警卫分队的主体。

  作为警卫分队的一员,孙小川和队友们在任务区的八个月里,倚仗中国维和官兵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格,克服险峻的安全形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了繁重的保障任务。

  孙小川对当地的雨季印象深刻。被丰沛的雨水冲刷过后,当地的土路时常泥泞难行。2014年6月,在一次从瓦乌前往科瓦乔克转运装备的过程中,路上到处是平均深度超过50公分的大坑。车队出动了猛士车和工程拖车,依然常常陷在路上,走完约200公里的路程用了一天多时间。

  “到目的地时,我们警卫分队的几个人身上已经被灰尘全部覆盖,每个人都只露出一双眼睛。”孙小川说,为了护送队伍经过几个动乱的城市和政府军设置的重重关卡,无论车队在行进还是休息,警卫人员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途中的一天多时间里,他们的状态几乎是时时绷紧。

  与雨季相伴的还有肆虐的蚊虫和横行的瘟疫。疟疾、黄热病、霍乱等传染病,在南苏丹这片医疗基础设施薄弱的土地上肆意传播。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而传染疟疾,维和官兵们定期服用抗病药物,站岗时带防蚊罩,睡觉时需要穿长衣裤、挂蚊帐。

  “我们站哨的时候经常遇到毒蛇,”孙小川回忆起蜥蜴、毒蝎和毒蛇遍地爬的场景,庆幸每个哨位都配有打蛇棍,“我们曾一个月内捉到4条毒蛇,最短的也有1.2米。”

  除却气候、时差、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在非洲炙热大地上蔓延的,还有官兵们离家万里的孤独感。当地的通讯条件较差,基站时常损坏。即使在好的情况下,网络的速度也很慢,越洋电话延迟严重。官兵们一周大约能给家人打一次电话。

  “打电话是为了报平安。我主要是聊一些家常事,工作的事儿不说。”在孙小川看来,即便最简单的日常联络,也是维和官兵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孙小川告诉记者,部队在外出施工的时候,常看到满街跑着光脚的孩子们。他们看到头戴蓝色钢盔的军人,会过来乞要食物,吃完就围着队伍的闹腾,“即使语言交流有障碍,他们似乎并没把我们当作生人。”

  每当这种时候,官兵们即使带的干粮有限,也会把食物给孩子们。“孩子们让我们觉得,履行任务是最重要的。无论多苦也要坚持下去,再难也要适应环境。”对于孙小川和队友们来说,那便是孤独感融化的时刻。

   一些“濒临战争”的时刻:

   “想不到怕也没机会怕”

↑云光红(左三)在南苏丹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期间的工作照

  在南苏丹的任务区,枪炮声常在毫无防备的时候响起,战争与死亡几乎触手可及。

  四川籍军人云光红,作为警卫分队的一员,曾经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参加抗震抢险工作。地震发生后,他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涉险进入灾区,在天塌地陷的环境中抢险救人、进村入户、搭建营房。

  这次和平时期较大的非战争行动,对当时22岁的云光红而言是十分深刻的历练,使他在面对灾难的惨相时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而时至今日,云光红回想起在南苏丹距离战火最近的时刻,还记得自己因紧张被汗水浸润的手心。

  那是部队在伦拜克进行工程作业期间。一天中午,官兵们施工结束返回营区后,在营区外约几十米处,南苏丹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忽然开始交火。云光红和其他警卫人员立即全副武装,用最快速度荷枪实弹地进入警戒哨位。一旦营区遭遇冲击,便准备开启反击。

  “我们亲眼看着外面激烈的战况,” 云光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子弹满天飞舞,我们的板房被打了好几个洞,一个平地机的挡风玻璃被击碎,战火随时可能烧向我们。”最终,警戒状态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后,对方的战争逐渐平息。

  事后与其他官兵交流这次任务心得时,云光红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濒临战争边缘时,直觉对我说,我们警戒分队的任务就是要保卫安全,我们不上谁上呢?不管任务有多险,我们都要使命为先、职责为先。想不到怕,也没机会怕。”

  另一次险情发生在南苏丹北部的某次战乱中。在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联南苏团)的协调下,24名在冲突中受伤的努尔族难民被紧急送到瓦乌UN城二级医院紧急救治,维和工程兵大队警卫分队担负起二级医院的警戒工作。

  由于南苏丹的丁卡族和努尔族之间存在冲突,丁卡族人得知努尔族难民被送进医院后,在医院周围伺机准备报复。双方矛盾白热化,警戒工作危险重重。

  “联南苏团把二级医院警戒任务交给我们之后,我们在医院周围实施24小时实弹警戒,自带水和干粮,6小时换一次岗。”孙小川犹记得当时,战士们在超过40度的高温天气下,穿戴厚厚的防弹衣和钢盔执勤,站一个小时浑身就浑身湿透。

  很多人刚换下岗,就累得坐在医院的凳子上睡着了。持续近30天时间的执勤中,丁卡族人多次在围墙外进行窥探,没有得到攻击的机会,最后只好罢手。

  2014年10月,孙小川、郝国华、宗浩等中国第12批南苏丹维和部队官兵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们不会忘记跨过喜马拉雅山,飞越茫茫红海,来到这片非洲红土地,竭尽全力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

  作为维和军人,战争是一根时刻绷在心里的弦。而他们执行维和任务的每一天,都是为保障和平,竭尽全力地直面生死考验。

  一种 “身临险境”的心得:

  危难中理解祖国的伟大

  “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时指出,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拉开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

  截至当前,中国在持续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中,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今年“八一”前夕,当地时间7月18日,联南苏团在瓦乌UN城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中国第15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和第7批医疗队331名官兵联合国“和平勋章”,表彰他们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的卓越表现。

  这是联南苏团首次以战区名义组织授勋。这支队伍在国际上赢得的赞誉,让中国维和官兵的专业精神再一次受到世界瞩目。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重要贡献者”的背后,是无数军人回应祖国的期待,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快有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7年来,从中东地区的一个任务区到亚、非两大洲多个任务区,中国军人在更大范围内将中国对和平的信仰带往世界不宁静之处,也带回经过洗礼而更澄澈的爱国之心。

  “身临险境的时候,更加懂得了祖国的强大的意义,”云光红说,这是自己和很多战友的共同的体会,“我们经历了一个战乱的国度,目睹那里的人们出门都要胆战心惊,基本生活权利都得不到保障,更明白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他表示如有机会,自己愿意再次参与维和任务。

  2014年11月21日,中国第12批南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结束任务期,乘飞机返回国内。落地机场的一刹那,没有人喊口令,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欢呼道:“终于回家了!”

  孙小川回忆说,那天大家坐在大巴车上,看着车辆在公路上跑,看着路边的田野和村庄,觉得“怎么看怎么舒服,哪儿哪儿都好”,很多官兵几乎留下眼泪来。

  “当时我就想,我们军队一定要强大,强大到战火永远不可能烧到我们自己的国土上来,”他说,“能战方能止战,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作者:】 【编辑:吴静波】
关键词:战狼 维和 联合国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