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长沙2021年度经济发展报告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朱文敏
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总数突破5200家,占全省47.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20亿元,占全省47%;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预计达13%……在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当下,翻开2021年长沙科技创新成绩单,关键数据喜人。
这一年,全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氛围格外浓厚,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科技战线坚定不移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抓攻关
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凸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多次强调,“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长沙未来。”
抓住科技创新,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1年,长沙率先全省“揭榜挂帅”实施市重大科技项目,征集核心技术攻关需求43个,立项10项,三年滚动支持资金8000万元,智能手术机器人、挖掘机分布式智能液压阀控系统等17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一年来,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在长8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完成研发投入4.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18%;实现量子点激光器、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等关键技术突破37项。实现了智能化电液一体多路阀、北斗三号导航芯片等关键技术突破105项。
由中联重科等承担的“智能化电液一体多路阀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突破了多路阀阀芯高精驱动控制技术,阀芯定位精度相比传统多路阀提升3倍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让挖掘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像运动员,运行得更稳、更准、更快。项目负责人介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电液一体多路阀,是围绕长沙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中国工程机械从并跑到领跑的前瞻行动。
长沙实施市科技重大专项多年,一年来实现了高性能嵌入式GPU芯片、航空发动机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等56项重大技术突破。计算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是未来五年重点推进的“协同创新四大板块”之一,长沙已在该技术领域提前布局,铺排相关技术攻关项目400余项。
抓平台
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7家
新年伊始,中国商飞长沙航空产业及研发基地项目施工现场迎来大动作:首台套试验设备储气罐正式入场,这标志着湖南与中国商飞合作共建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进入设备安装准备阶段。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瑛杰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湖南打造航空动力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
以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为代表的长沙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作为2021年新增的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之一,其也是长沙全面铺开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缩影。
高标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长沙迅速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目前,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一期200P算力动工,立项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10项,认定10家开放创新平台,与湖南师大、湖南工商大学共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机构和社会实验室。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几天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也获批建设,将充分发挥湖南水稻种业创新优势,形成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供给。长沙实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零的突破。一年来,通过品种培育,耐盐碱水稻科研团队在我国多地开展了试验示范,部分试验田亩产突破800公斤。
科技创新平台在集聚创新资源、推进科研攻关、引培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一年来,长沙马不停蹄:获批省级创新平台74家;组建特种工程装备、干细胞工研院,市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10家;组建市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57家。
这一年,长沙积极承接国家功能和担负战略使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三区两山两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成效凸显;引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标志性创新平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港科大、港城大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抓转化
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断增长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有待提升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不仅要进一步“锻长板”,也要进一步“补短板”。
2021年,继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和湖南工商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后,长沙持续深入开展市校合作,与11所高校组建市校创新发展联盟,随后还扩展到长株潭三市和15所高校。
“长沙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举措不断,我们很受鼓舞,倍感振奋。”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的感慨代表了不少科研人员的心声。他表示,将努力把湖南大学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促成半导体行业科技成果在长沙落地生根,把研究院打造成为长沙半导体产业的新名片。
这一年,长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前所未有,收获也接踵而至:新增2个技术合同登记点,四省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一期完成验收,二期启动建设;认定市级技术交易服务机构22家,新增技术经纪人767名;推进长株潭科技创新一体化,签订三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组建长株潭智能电力、轨道交通、风力发电3个产业技术联盟。2021年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33%,增长5个百分点。
新年新征程!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表示,全市科技战线将从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构筑计算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结合、建立全域创新体系新模式等五方面重点发力,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