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可以“DIY”裁剪?湖南省内首例CB硅酮支架成功为患者保肺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谭建龙)61岁张女士因患肺结核及支气管结核多年未坚持治疗,导致肺部左主支气管完全闭塞。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介入团队为患者放置湖南省首例CB硅酮支架(底座设计支气管硅酮支架),并根据患者支气管病情对支架进行“DIY”裁剪,成功为患者保住左侧肺通气。今日,患者顺利出院。

  近日,湖南湘西的张女士因左侧胸痛、活动后呼吸困难到当地医院就诊,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其肺部左主支气管已经完全闭塞,这意味着她以后只能靠右边的肺生存,这个消息对于张女士及其家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通过多方打听,张女士得知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介入团队有成功救治此类疾病的先例,便到长沙就诊。入院时,接诊的医生了解病情发现,张女士2017年曾被诊断为肺结核及支气管结核,开始规律抗结核治疗,并做过7次支气管镜的介入治疗,但后来她未坚持治疗及复查,导致左主支气管闭塞。

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介入团队在全麻支持下为患者放置湖南省首例CB硅酮支架。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谭建龙 供图

  湖南省人民医院刘志光教授带领的呼吸介入团队充分讨论后,为张女士制定了详细的介入治疗方案。随后,张女士接受了首次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呼吸介入团队根据术前CT详细规划治疗路径,在术中以支气管内超声为引导,成功为张女士打通左主支气管,并引流大量脓性分泌物。

术中根据患者支气管病情对支架进行“DIY”裁剪,使之更贴合病人具体情况。

  第一次治疗显著改善了张女士的症状,极大坚定了她的治疗信心。经过多次介入治疗后,张女士的左主支气管管径达到了10毫米,完全能够满足活动需求。但因其疤痕时间长、气管软化,需要支架长期支撑待塑形及完全稳定后方可保持治疗效果。为此,呼吸介入团队在麻醉科团队的支持下,于4月18日在全麻硬镜下为张女士置入湖南省首例CB硅酮支架。CB支架主要适用于靠近隆突的气管狭窄的治疗,稳定性好,对气管刺激相对较小,利于长期放置,但放置手术难度大。呼吸介入团队和麻醉团队通力合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张女士症状明显改善,于4月24日出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张卫东表示,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于气管、支气管的结核病,传染性较强。根据科室数据统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12%的患者合并有气管支气管结核,但目前医务人员对此疾病的认识存在不足,一旦漏诊或是延误治疗,极容易导致气道狭窄、扭曲变形,甚至闭锁、软化;一旦气道闭锁或软化,会造成相应的肺丧失功能,从而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甚至造成劳动能力的丧失,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肺部疾病的介入诊治为此类有严重及复杂并发症的患者提供了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为他们带来福音。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娟】
关键词:DIY支架 首例 湖南省人民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