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医丨湛韬:年轻的“老中医” 用心与术和新冠“拼刺刀”

相链区块链

  编者按

  6月15日,长沙市中医药大会召开。会议要求,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抓好全国学术流派学术经验传承和名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掌上长沙将带你走进长沙市的优秀中医药人才、重点专科带头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6日讯(通讯员 尹新发 寻晓庆)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老中医”:他是湖南新生代中西医结合人才的代表,推崇中西医并重,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新冠疫情暴发时,他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患者救治,并主持研发了新冠肺炎诊治的中医人工智能软件。他就是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学博士湛韬。

  痴迷医道,精勤不倦

  湛韬是同事和同行眼中的“中医痴”,他熟读中医经典著作,精研大量名医医案,整理大量诊治案例,勤于总结经验,开展详尽的专业分析,通过病案报道、公众号文章与同行交流,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不少外院甚至外地的同行来到他的门诊进行跟诊学习。

  湛韬也是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一张“名片”,每逢他的门诊日,总有很多患者慕名排队候诊,但无论有多少患者,湛韬总是耐心问诊把脉开方,加班加点看诊成了家常便饭,就连与他搭档的中药房同事们都有了默契,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他勤于思考钻研,用心做好医疗服务,救治了大量疑难、危重症患者,如成功救治脑溢血后持续昏迷的患者。湛韬专业的技术和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已成为湖南新生代中西医结合人才的代表,不少患者都亲切地叫他“年轻的老中医”。在他的带领下,中西医结合科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湛韬推崇中西医并重,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他常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中医必须有担当,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核心目标”。他一直以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医师为荣,还经常鼓励科室同事和学生,要通过严格的训练和持续的努力把中医、西医学好,手握中西医“两把宝剑”,肩负起医者的责任和使命。

  传道授业,发扬中医

  身为一名中医药从业者,湛韬以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201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访学期间,他开展了全英文学术讲座,介绍了祖国医药的相关知识和发展现状,受到了美国医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2019年9月,湛韬开始承担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籍留学生本科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迄今已完成三届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他的教学风格生动有趣,专业英语流利,且善于运用PBL、CBL教学方法,课后也勤于与学生交流、答疑,受到了留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在每年期末的教学调研中他都名列前茅,被教学督导组评定为“优秀”等级。由于教学水平突出,他还曾受邀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双语师资培训班的授课教师。

  作为科室负责人,湛韬十分注重科室业务学习,每周开展规范的教学大查房。他经常鞭策大家,作为医生应当不断学习,“半日临症、半日读书”,要以患者为中心、以专业为生命,只有把握了这两点,才能真正获得病患和同行们的尊重。

  白衣执甲,抗疫建功

  2020年2月2日,湛韬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共诊治了100多名确诊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3月14日长沙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阶段性清零以来,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仍承担着湖南省所有境外输入新冠病例的收治工作,湛韬担任中医药诊治工作的总负责。他还负责主持湖南省科技厅针对新冠肺炎的重大专项课题子项目1项,主持研发了新冠肺炎诊治的中医人工智能软件——“新冠问中医”。

  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湛韬提出“少阳郁热”“三焦湿热”“温燥伤津”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包括“德尔塔”等变异株感染者)的三大中医病机,及时针对这三大病机进行干预可以起到缩短病程、截断病情进展、降低重症转化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这一观点是对多版新冠肺炎诊治方案的补充,在中医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受到了业内专家的重视。他将隔离病房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分享,他针对新冠复杂重症患者的中医救治获得了中、西医同道们的认可,鼓舞了大家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信心。

  湛韬还第一时间参与到长沙市德尔塔变异株感染病例讨论会及《长沙市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的商讨制定工作中,隔离病房的工作经历以及确诊病例救治工作中总结的大量经验,让湛韬在方案及共识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出色的业务水平及抗疫工作中的突出成绩,湛韬获评湖南省卫健委颁发的“2020年湖南省医师奖”、共青团长沙市委颁发的“2019年长沙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以及民革中央颁发的“民革中央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者:尹新发 寻晓庆】 【编辑:彭放】
关键词:健康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