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饮水过量“水中毒”!专家:24小时勿超3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文娜 江芷仪)近日,一则“女子感染新冠饮水过量致水中毒”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对此,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内二科主任覃业宏提醒:“水中毒”是由于机体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水量引发,日常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市民需要把握度,避免过度饮水。
据热搜视频中的描述,患者于12月10日左右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全身酸痛症状,发烧至39℃,并呕吐了2次,呕吐后该患者开始大量饮水,“家属描述说,她不停地喝水”,继而出现肢体抽搐、神志模糊的症状,被紧急送往监护室抢救。
覃业宏介绍,“水中毒”是一种俗称,临床中一般指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当“水中毒”时,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比细胞内的更低,为了保持细胞内外的浓度平衡,细胞外的水分会流向细胞内,导致细胞膨胀。如果脑细胞也因此发生膨胀,则可能会导致脑水肿,出现如视频中那位女性患者发生的肢体抽搐、神志模糊的症状。
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因为大量、快速饮水,加之没有及时排出导致。例如另一则报道显示,2020年,深圳一女子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饮3200毫升后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症状,就诊后明确为“水中毒”,抢救4小时才脱险。
覃业宏表示,人体拥有精密的调节功能,“一般来说当我们喝下过多的水后,大脑接收到‘喝了很多水’的信息,就会把这个信息传递给肾脏,然后肾脏便会将这些水转化成尿液,储存在膀胱中等待排出。”因此,肾功能障碍患者需特别注意把握饮水的“度”,例如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其可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此时摄入水分不加以限制,容易引起水中毒。
此外,患有心衰、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或处于创伤、急性感染、休克等急性应急状态时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患者可能出现“水中毒”。此外,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过多,过多的液体进入细胞内也容易出现“水中毒”。
因此,“水中毒”患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水分摄入,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缓急采取适当措施。覃业宏提醒,一般来说,推荐正常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在2升以内,“水中毒”患者在24小时内摄入水量大多超过3升,这类患者在摄入饮用水时不仅喝得多,通常还喝得特别快,而机体来不及代谢,由此导致“水中毒”。“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度担心,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还是要保证每日饮水量,只要别太多太快,一般不会‘水中毒’。”但如果在大量饮水后出现神经系统的不适症状,如嗜睡、头痛、恶心、呕吐、软弱无力或肌肉挛痛等症状,一定要警惕“水中毒”的发生,并及时就医。
如果在发烧时需要大量饮水,喝淡盐水或糖盐水代替白开水是否可以避免“水中毒”?对此,覃业宏表示,这类补剂应按需服用,如果要大量补水,不建议用这些含盐补剂代替。“水中毒”是稀释性低钠血症,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摄入盐水,血液循环中的钠含量就会增加,不仅会增加胃肠道负担,造成血压升高,同时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