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隐患可引起中毒性肝损伤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文娜)肝脏是人体主要代谢器官,生活中人们吸入、服用、接触的物质都会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药物和毒物也不例外。当长期接触有毒物质时,往往“受伤”最深的也是肝脏。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赖燕提醒: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劳动者应规范操作并做好个体防护,市民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接触,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黄疸、全身无力等不适症状,需警惕肝损伤。
“一般来说,容易引发肝损伤的中毒有以下几类:重金属、有机物和药物。砷和铅由于有亲肝特性,中毒时易引发肝损伤。”赖燕介绍,日常生活中其实藏有不少中毒隐患,比如轻信“偏方”“灵药”所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男子服用保险丝治失眠,血铅高于正常值近6倍,空白尿铅高于正常值20倍,诊断为急性铅中毒、中毒性肝损伤;湖南一女子吃“特效药粉”治痔疮,发砷、尿砷浓度均超过正常值2倍多,诊断为肝功能异常、急性砷中毒;男子网购铅粉自制“驱虫药”,转氨酶高于正常标准10倍,提示严重肝损伤,皮肤虹膜黄染成了“小黄人”……“服用所谓的偏方、秘方,真的很危险!”赖燕介绍,综合近些年科室收治的偏方、秘方中毒患者来看,服用的偏方、秘方多成分不明,患者往往需辗转多家医院,花费很长时间确诊,进而耽误治疗。她提醒,市民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听信来源不明的偏方、秘方,以免延误治疗、损害健康。
赖燕介绍,工作和生活中可能接触的一些有机物也可能导致中毒性肝损伤。“首先是有机溶剂,如卤代烃、氯代烃等,这类有机溶剂在工业上多见于胶水中,如二氯乙烷等;还有带苯环的芳香烃也有一定肝毒性。”她提醒,这类有机物可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人体,接触过量会引发严重中毒性肝损伤。因此,从事接触这类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劳动者一定要规范化操作,并做好个体防护。
春季来临,万物生发,野生蘑菇也悄悄冒出了头,湖南某地便发生过一起因食用剧毒蘑菇白鹅蕈造成的多人中毒事件。赖燕介绍,有毒蘑菇含有鹅膏蕈碱和毒蕈碱两种危险毒素,鹅膏蕈碱被肝细胞摄入后,会迅速导致肝细胞溶解,甚至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蘑菇中毒,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很严重,警醒着我们预防的重要性。”赖燕强调,为了防止悲剧发生,建议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
赖燕提醒,乙醇即我们常说的酒精,也是有严重肝毒性的有机物。无论是短期内饮酒过量还是长期饮酒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肝功能损伤,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多系统造成损害,因此市民在生活中要少饮酒,不酗酒。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药、西药,如果使用过量都会产生一定毒性,尤其容易引发中毒性肝损伤。“一些市民认为西药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中药起效慢但纯天然‘无毒副作用’,比西药安全健康。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赖燕介绍,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大、中、小三级毒性来对中药毒性进行分级。中药引起中毒的原因包括误服伪品、服药剂量过大、炮制不当、配伍方式及煎服方式不对等,这些都可引起中毒,威胁健康。在此赖燕特别提醒市民,药物、毒物只隔着剂量的壁垒,任何药物不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或使用过量均可对健康造成损害。
那么,如何避免中毒性肝损伤?对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的劳动者,赖燕建议按规定做好个体防护,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来筛查职业禁忌证或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健康效应进而及时干预,从而防控职业病的发生。如果劳动者已接触可能导致中毒性肝损伤的物质,应尽早到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遵循医嘱处理。
赖燕强调,市民在生活中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不信“偏方”“神医”“灵药”等,减少饮酒或不饮酒,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她提醒,一般发生中毒性肝损伤不会有特异性症状,所以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食欲减退、黄疸或肝区胀痛等不适症状,应引起警惕,及时携带接触的可疑物品,前往有专业毒物筛查能力的医疗机构排除中毒的可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