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猪栏边发明了名震全球的肝胆手术新方式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找到14种入肝途径,发明了名震全球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一举破解“肝内手术肝外做”的症结,使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下降至17%……他说“中国人要走自己的肝胆之路”。他,就是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吴金术。他83岁仍然上手术台为病人做手术,执着于“当一名人民需要的好医生”。

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吴金术,执着于“当一名人民需要的好医生”。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申勇 摄

  名震全球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在猪栏边诞生

  8月14日上午,进手术室为病人做手术的间隙,精神矍铄的吴金术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在肝胆医学方面的研究和成就,他自豪地说:“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创新解决世界上没有解决的难题,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解决自己的肝胆结石疾病之路。”

  1983年,结束援非医疗工作回到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吴金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肝胆小组,挑战手术禁区。当时,国内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高达72%,病人最多手术次数高达19次。吴金术深知其症结在于“肝内手术肝外做”,就像打扫屋子内的尘土,待在门外总是没办法彻底搞干净。

  面对这种我国多发疾病,他不服气,难道靠自己的力量就没办法对付吗?没有实验室、没有经费,吴金术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为掌握国外肝胆外科诊疗的最新动态,他查阅了30多万字的国外文献,短短几个月翻译了3万字的英文资料。

  为解决这一难题,吴金术带头做起了动物实验。一到休息日,他骑自行车30多公里到乡下学当“代班屠夫”,一蹲就是10多个小时。先后杀了32头猪,通过解剖猪肝,“代班屠夫”终于找到了入肝的8种途径(后来又找到了6种入肝途径),总结出1~3级肝管切开技术。有一年春节,为了拿到一组重要数据,吴金术和同事整整7天都在猪栏边度过。名震全球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就这样在猪栏边诞生了。

  “我们就是把肝内的1~3级肝管切开,解除它的狭窄,形成一个扩大的胆管腔。这个胆管腔像一个脸盆一样,方便结石掉下来、排出去,也防止结石反复发作。”吴金术向记者解释。                

  这种技术公布后,质疑和非议不断传来,说他“吹牛,要切开肝管取结石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执着的吴金术毫不退缩。1983年6月,他采用右肋缘下切口,成功为3次胆道手术失败的患者叶某施行了全国首例“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顺利闯过血管密布的肝门禁区。这一崭新的手术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肝外取石的手术方式,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下降至17%。

  随后,这种“吴氏手术式”被全国各地争相推广,并逐渐形成了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原则(“24字”原则):清除胆石、解除狭窄、切除病肝、矫治畸形、通畅引流、保肝保胆。这是吴金术及其团队的成就,也是他们对中国肝胆医学的贡献。

术后查房,吴金术和80多岁的患者相互点赞。

  医学永无止境,要做的只有攀登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吴金术以此作为自己为医、为人的准则。有一次,他从外文资料上看到一篇文章,称“微创外科是世界外科发展的趋势,具有开口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大受启发的他说干就干。在医院经费紧张的前提下,他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凑钱垫资引进设备。吴金术用黄豆做试验品练习,眼看荧光屏,手持器械,脚踩开关去捡装在小玻璃瓶内的黄豆,日子长了,他练就了准确无误操作腹腔镜的能耐。

  在他带领下,肝胆小组不断发展。1988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成立肝胆外科,只有3张病床。经过30余年的砥砺发展,如今的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已经发展为湖南省肝胆医院,拥有8个病区、500多张病床,年手术量超过10000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肝胆外科中心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病人,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出生仅2小时。

  2019年,吴金术荣获“中国胆道外科终身成就奖”。迄今为止,他先后获得多囊胆道气囊导管、泵式腹腔引流管、牛角式胆道灌洗器、带囊吸引器头、阻断器、泵式长臂管等8项国家专利发明,以及胆道气囊导管在肝肠内引流术后应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微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研究与应用、10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分析等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他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多个项目,达到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

  虽名扬海外,虽著作等身,虽身怀绝技,吴金术一刻也没有停歇:一年施行各种疑难手术500余台次,医治病人的同时培养出一代代“后来人”,并把目光瞄准世界最前沿。他说:“医学永无止境,我们要做的只有攀登。”

吴金术在医治病人的同时培养出一代代“后来人”。

【作者:杨云龙】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名震全球 肝胆手术 新方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