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古镇这位非遗传承人转型网络销售破“疫”难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华) 疫情防控时期,昔日热闹的靖港古镇尚在沉寂中,沿线门店大门紧闭,然而在古街中心一户餐馆里的厨房里却日日热气蒸腾,显示着不一样的兴盛。这就是“靖港八大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力和妻子在其中忙碌,给远方的食客准备美味。

虽然古镇因疫情关闭了,肖力依然日日在厨房里忙碌。朱华摄

  “靖港八大碗”店门悬挂的“芦花江”注册商标、“靖港八大碗”非遗招牌依然铮亮,宽敞的大堂里整洁有序,只是少了以往那种熙熙攘攘。 厨房里,肖力全副武装,帽子手套口罩全部穿戴整齐,开始劳作:将昨日已经浸泡了十余个小时的大米取出,用电磨磨成浆,然后将米浆摊薄蒸成面块,晾凉、改刀……一份份手工制造的无添加米粉就这样出炉了。肖力有条不紊地将米粉打包,细心地按照顾客的名字、地址填好快递单,等待快递员取货,然后又开始制作顾客订制的手工面。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这个春节会忙得不得落座。” 56岁的肖力是土生土长的靖港人,家中祖祖辈辈与食物结缘,受父母熏陶,从小便对烹饪食物有着浓厚兴趣。2017年,肖力成功将靖港八大碗申报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认定为靖港八大碗代表性传承人。 每逢节假日时就是古镇热闹时,也是店里生意火爆季,肖力一天炒菜可达四五十桌,尽管累得脚打跪、一身痛,但他乐在其中。疫情来袭,看着门店的冷清,肖力夫妇一度焦急发愁。

  转机来自一次爱心捐赠。2月3日,肖力看到朋友圈内,大家都说怀念米粉的味道,“这有何难?我就有现成的手艺啊!当即我就联系了靖港商会,要用自己的手艺为一线防疫人员和养老院老人做点贡献。”那一次,“靖港八大碗”的厨房接连热闹了两天,肖力给靖港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养老院的老人送去了400多份手工米粉,备受好评。“捐赠仪式上,就有人建议我可以改变销售方式,不做堂食做网销。”

  “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在朋友圈开始销售后,生意还可以呢!”肖力是个灵范(长沙话指聪明)人,红案、白案俱精,既会制作手工饺子、饺耳(馄饨)、米粉、米豆腐、百粒丸、擀面,也可以生产香干、卤菜、腌菜、腊味等,一人能做300多种“古法”靖港小吃、菜品。朋友圈发布的消息被一传十、十传百后,肖力的货不仅仅销在长沙,还销往了南京、深圳、广州,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上千元。“希望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靖港美食文化,引起大家对非遗传承的重视!”

【作者:朱华】 【编辑:曾茜】
关键词:靖港 非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