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 | 学习毛泽东读书之法

  ■胡宇

  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是这方面的优秀践行者。

  这几天在长沙市委党校学习,宿舍书架上一套厚厚的四卷本《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虽然我只是稍稍认真地翻了一翻,但极为震撼,震撼于一个忙于国家事务的最高领导人,读书读得如此之多,如此之精,如此之深。

  总体感受是:毛泽东同志在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中度过了一生,也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游弋了一生。阅读对他来说,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一种生命需要,逝世前的六小时,他仍在读书,读书与他的生命和灵魂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他在与古今中外的书本对话中,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升华了智慧,得到了极大的生命喜悦,并且他能将书本的东西一一化用到现实的社会改造中,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可以讲,没有海量的阅读,就没有毛泽东。

  该书共有148万字,分为“战略”“哲学”“文学”“历史”四大卷,以现存有据的毛泽东批注过评点过谈论过的文字记录为依据,以观点为条目,每条由原文(有些略去)、毛泽东的笔记和谈话、精讲三个层次组成。每个篇次既有对原书作者的介绍,又有毛泽东阅读的背景,笔记或谈话的针对性和着力点所在,还有各种相关说法、历史勾连等,就连毛泽东在其他场合其他年代谈到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同一本书时的不同或相同的说法,也一一互为印证,最后,往往还能读到精讲者水到渠成的点评,有着丰富的信息量。

  毛泽东读书多到什么程度?作者陈晋在序言中提到,毛泽东去世后,在中南海住处留存的藏书就有一万余种,近十万册,一些书中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画。他读而未藏,以及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更不知几何。

  不仅数量大,阅读面也极广,毛泽东是个典型的通才。他不仅通读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楚辞汉赋李白杜甫等等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还读了大量的西方启蒙新学、马列经典、哲学、历史、自然科学,也读了少为人知、稀奇古怪的各种闲书杂籍,真正是目之所及,无不通读。

  毛泽东也有自己独特的读书之法,那就是“攻书”。他说,“我看这个攻字是有大道理的,把书当敌人看,一字一句地读”。攻读的目的,是对知识精通探底。“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攻书到“底”之法,在挤和钻,一遍一遍地用心去读。

  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总结讲话中向大家推荐五本马列著作,形象地说明了攻书到底是如何去钻和研,“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

  从这本《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中看出,毛泽东对有些书进行了大量的批注,这说明他对某些书进行了重点的、反复的“进攻”,比如《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就作了近三十处的批注。

  除了自己读书,毛泽东也是个积极的读书活动推动人,他认为读书是干部的必修功课,“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大力提倡读书,亲自编书、荐书和讲书,这也成为了毛泽东典型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一。

  我虽然有着阅读的习惯,并把阅读视为自己最舒适的休闲方式,但仅仅是作为生活方式而已。翻阅本书之后,我对毛泽东这位伟人的阅读发出了高山仰止的感叹。

【作者:胡宇】 【编辑:黄能】
关键词:读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