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音乐剧《少年毛泽东》:解暑又解惑的好剧

  罗畅

  盛夏的长沙热浪滚滚,岳麓区303剧场更是热火朝天,在这里第二届岳麓山青年戏剧节热演正酣,7月10日我带着孩子前来观看花鼓音乐剧《少年毛泽东》。

  70分钟的演出,分六个篇章讲述了毛泽东从韶山冲到湘乡东山学堂求学的故事,在讲述、对白、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中融入湖湘风味的花鼓唱腔,极具地方特色又不失通俗易懂。

  1910年毛泽东17岁,在私塾熟读了6年四书五经,也自学了一些新的理论,却仍然感到知识匮乏,发出“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的感慨。当他得知在离韶山冲50里的地方,有一家提倡“新学”的学堂,便想方设法说服父亲,挑着行李前去求学。

  一篇《言志》成功地为错过考期的毛泽东“敲”开了东山学堂的大门。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学习到了数学、物理、外语等文化知识,真正打开了视野,看到了更大更远的世界,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思想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里也成为他踏上革命征途的起点。

  剧中,我尤记得“追求真理”那一部分。物理课上,贺岚冈老师讲的自由落体定律,毛泽东感觉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不吻合。于是,他不顾同学们的劝告,拿着自己反复实验得来的结果向老师提出质疑,却没想到,这是贺老师故意留下的漏洞,来考验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毛泽东获得老师赞赏,也获得了同学们的钦佩。

  故事巧妙地联系到了每个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顿时拉近了舞台与现场孩子们的距离,同时,展示出少年毛泽东孜孜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坚定,并由此来暗喻他已经开始用实事求是的眼光观察和探索救国之道。

  演绎到这个情节时,不少孩子看得特别认真,表情跟随着剧情变化时而紧张不安,时而疑惑不已,时而开怀大笑。或许,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还难以概括出“实事求是”这个经典词语,也难以理解“实事求是”的深刻含义,但这个最贴近当今孩子日常学习的片段成功地打通了时空差异。我仿佛看到,百年前的思想之光在新生一代的心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一部短小精悍的音乐剧,却融入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精神营养,又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难能可贵。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炎炎夏日里,抽出一点点时间,走进剧场,亲子共赏这样一部好剧,解暑更解惑。

【作者:罗畅】 【编辑:黄能】
关键词:花鼓戏 毛泽东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