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猛:寻凉记,来自滴落的老长沙时光之水

文/任大猛 图/徐晖铭

       在“玛莉亚”台风余威影响下,一场夏雨后,长沙的夏天马上由滚烫变得清凉,其实,长沙更有清晨夜晚滴落的时光之水,让夏天人们躁动的心灵变得有些清凉。

都正街竹铺子乘凉雕塑

  竹铺子:耳朵灌满夏夜的清凉

  现在从黄兴路步行商业街和都正街经过,人们能看到夏夜老长沙人在竹铺子上乘凉的雕塑。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夏天的夜晚,长沙街头仍摆满不少竹铺子。由此可见,竹铺子度夏对于老长沙人的重要性。一般从下午5时后开始,太阳还没完全落山,人们就用竹铺子和架着凳子的竹板子在家门前的巷子口或空坪占位子。晚饭后,各家小孩陆续爬上竹铺子。“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就是当时成群的孩子在竹铺子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唱出的童谣。

  那时夏天的夜晚和清晨,能感受穿堂风及清晨的凉爽,老人们在摆满竹铺子的街头讲述一个个本土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也会带来清凉。比如他们看到长沙南方的夜空,扯了一个“闪”(闪电),就说这是白沙井南面老龙潭住着的老龙看到天干无雨,天气实在太热,它要到天上行云布雨降温了。这个神话好奇特,不过在今天看来,这不过是台风在福建和广东登陆后,将带来降雨降温的影响。如今老龙潭早已从人们记忆中消失,在现在长沙正受到台风“玛莉亚”余威影响下,一些像我一样人到中年的长沙人是否会蓦然发现夏夜神话故事的美好?当然,隔壁的那些老倌子每到夏夜还爱讲鬼故事,那些故事听到后面,小朋友的我全身从外到里都会变得“凉飕飕”。现在我们早已知道,世上哪有什么鬼?

  而今越来越多的长沙人从昔日街巷的棚户区搬往了高层住宅,夏天爱吹自然风的人,顶多就在湘江边的躺椅上乘凉。高楼下的空坪也不再有人摆放竹铺子,那里已经成为了停车场。

在黄兴路步行街叫卖老冰棒

  “过得敲”绿豆冰棒:舌尖上的冰爽

  前天,从黄兴路步行商业街南端的南门口经过,忽然发现街头有卖长沙老绿豆冰棒的。随后,在湘江风光带、烈士公园,我们都发现了有人在叫卖旧时吃过的老绿豆冰棒。

  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经常会在夏天吃上一根根绿豆冰棒,当时人们对于冰棒最重要的“质量检测标准”就是“过得敲”,也就是冰棒并没出现融化的迹象,这样的冰棒咂吸起来才韵味。常听到背着木箱子或泡沫箱子叫卖“过得敲”的绿豆冰棒,那时的我们飞也似的跑出家门,手上举着仅有的5分钱。印象中,那时的老冰棒分三种:3分钱的白糖冰棒、5分钱的绿豆冰棒、8分钱或1角钱的奶油雪糕。

  昔日的老绿豆冰棒一度在长沙越来越少见,而冰淇淋及冰冻的可乐、鲜橙多在路边小店随处可见。人们家里都有了冰箱,爱冰棒、爱冷饮的人们会批发来各种冰淇淋塞满整个冰箱。在夏天,爱冷饮的人在家里就可吃到香甜冰爽的冷饮。

黄兴路步行街吃冷饮的小女孩

  棕叶扇:扇来清风自然凉

  蒲扇、纸伞、带着香气的塑料折叠扇等在夏天仍然十分常见,只是老长沙过去最常用的棕叶扇几乎消失了。

  脸盆大小的棕叶扇,在老长沙的夏天最为常见,如今几乎消失。上世纪80年代的夏天,电扇已经出现,但并没普及,夏天到处能见到棕叶扇,扇风,也用来扑打苍蝇、驱赶蚊子,人们还常常讲究地在棕叶扇边沿包着布边。棕叶扇烂了时,也不轻易丢弃,至少还可以在发煤火时给炉子扇风。如今其他扇子大都还在,但棕叶扇已几乎从每个家庭中消失。

  戏剧中的小姐、丫环羞怯时,会用小巧精致的扇子含羞遮上半边粉脸,或者只是遮住失笑时的小嘴,那时“笑不露齿”是一种女性修养。现在,那种轻巧、精致的女性小香扇似乎还在,只是街道妇女用来遮阳挡雨、驱赶蚊虫、给孙子打扇带来清凉的棕叶扇,真的已很难找到了。

  大包壶:太渴就对着壶嘴大喝老末叶茶

  装着大桶矿泉水的饮水机,已让人们忘记了过去不少家庭会在夏天备有的泡着老末叶茶的大包壶。

  长沙人家,在夏天常用大瓦壶或大瓷壶用老末叶泡出浓稠的茶汁,这种“包壶茶”想来应该特别便宜,但也特别解渴。上世纪80年代,孩子们从外面疯玩回来,口渴得嗓子眼都要冒出烟来时,就凑近老包壶,把壶嘴直接对着张开的大嘴,一口气,敞开肚皮咕咚喝完半壶茶,这种鲸吞牛饮最是解渴。讲究些的人家会在包壶中泡上些甘草,想祛除暑毒的人家则在茶壶中直接泡上“人中黄”。

  现在生活更便利,不用烧水,不用灌壶,人们就在饮水机上装上大桶矿泉水,可以喝上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

【作者:任大猛】 【编辑:黄能】
关键词:寻凉 长沙 冰棒 粽叶扇 大包壶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