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枢专栏 | 长沙太守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建安年间长沙太守,人称“张长沙”。1981年,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院内出土一块墓碑和墓座,碑的正面刻有“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墓”九个大字。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张仲景处在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暴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今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伤寒杂病论》的序文记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起,张仲景家族中人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去世,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占百分之七十。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后世有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其著作从魏晋及今,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

张仲景画像

  当时,在张仲景的宗族中有一个叫张伯祖的人,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拜其为师。张伯祖见仲景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尽得其传。《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由于医术大进,汉献帝初,张仲景被举为孝廉。东汉时期长沙郡和南阳郡都隶属于荆州。东汉建安年间,荆州刺史为刘表。张仲景是怎样当上长沙太守的,这得从他的前任张羡说起。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发动反叛,刘表派兵征讨,数年不下,直至建安五年(200年)张羡病死,其子张怿继任长沙太守。刘表继续发兵攻伐,次年张怿被彻底打败,长沙郡重归荆州。张怿兵败之后,长沙太守空缺,那么该由谁来继任长沙太守呢?正好这时刘表的故交、同乡,号称东汉“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向刘表推荐了一位人选。此人即为张仲景。

  原来张仲景多次为王粲诊治过疾病,两人交往频繁。关于张仲景与王粲交往,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曾有记述:仲景比王粲长十七岁,初见王粲时,王还只二十余岁,仲景“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但王粲不相信,没有服药。三天后,仲景问王粲服药否,王粲谎称已服。仲景说,看色相你未服,君为何这样轻命啊。二十年后王粲果然眉落,四十一岁时病死。皇甫谧列举此例,本是说明张仲景医术非常高明,望诊能够预见某些疾病;而王粲却因不遵医嘱,拒绝预服药物防病,终于早丧。但这段记载又说明了张仲景与王粲过从甚密。

  建安七年(202年),荆州刺史刘表任命张仲景为长沙太守。至建安十二年(207年),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共五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正是他任长沙太守期间完成的。长沙因此成为不朽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诞生之地。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一直流传下来,自宋以后的医家,多称张仲景为“张长沙”“长沙公”,称其药方为“长沙方”,还有《长沙方歌括》一书。历代为《伤寒杂病论》作注或阐发其思想的著作达二百余种,清代所编的《医宗金鉴》评价它:“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诚医门之圣书。”张仲景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体现出来的“辨证论治”的重要医学思想,它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这一理论的出现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绝对的主宰作用。

20年前长沙南区医院前的张仲景雕像  陈先枢摄

  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的“正治法”;而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就要辨证。不仅仅是表面的症状,还要通过多方面的诊断(望闻问切四诊)和医生的分析(辨证分析)得出证候特点,才能处方。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诊断方法,就是张仲景著名的“辨证论治”观点。这种理论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的医理和严密的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它彻底地否定了仅凭症状来判断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的主观诊断法,也就确立了中医的重要支柱理论——“辨证论治”的原则。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张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医学史上实属罕见。

  清乾隆《长沙府志》载:“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东汉长沙城名临湘,为长沙郡的治所,下辖十四县,范围比现在要广很多,包括今长沙、岳阳、益阳、株洲、湘潭、娄底、衡阳等八市和江西的莲花、湖北的通城等地。作为长沙郡最高行政长官的太守,张仲景要操心的公务自然繁多,而任期内正值病疫流行,当时的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张仲景便以自己的名字冠以“坐堂医生”四字,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打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诊脉处方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许多药号也以某某堂而名之,如长沙九芝堂、北京同仁堂等。长沙百姓有幸,遇一位既勤于政事又体恤民生的良吏,亲自望闻问切接诊,不少危重病患经太守的救治起死回生。

长沙坡子街九芝堂门店  陈先枢摄

  湖南各地中医师收徒弟,都必行“拜仲景先师礼”,这是传承很久的仪式。长沙市今蔡锷北路湖南中医附二院所在地曾建有张仲景祠。此地清代街名叫贤良祠,因街上建有贤良祠而名。贤良祠始建于清康熙朝,清嘉庆二年(1797年),知县蒋绍宗重修,并改为张公祠,又名张仲景祠。清光绪《善化县志》载:“张公祠在北门贤良祠,祀汉长沙太守张机。祠宇久圮,光绪二年(1876年)奉宪请复改修。”

长沙张仲景祠故址碑  陈先枢摄

  抗日战争时,张仲景祠毁于战火,百姓无不痛心疾首。抗战胜利后长沙国医公会易景樵、易南坡、柳赠春、廖欲祥等,向市政府申请登记了《张公祠土地权状》。1946年,长沙中医药界易景樵等四十四人捐款在原址,即今蔡锷北路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院处重建新祠三间,改名仲景堂。堂前碑刻上有“承仲景之志,精耕博釆,行医圣之风,仁济于人”数语。

  如今张仲景祠的遗迹湮没在历史烟云中了,只在湖南中医附二院门前立了的一块“张仲景祠故址”标志碑。

【作者:陈先枢】 【编辑:田芳】
关键词:陈先枢专栏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