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枢专栏 | 陶侃在长沙的印迹
长沙河西岳麓区坪塘镇(今坪塘街道)伏龙山,民间称其为大王山,今辟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无独有偶,长沙河东芙蓉区张公岭之北有座大王岭,岭上有座大王庙。大王庙祭祀的是东晋大将军、长沙郡公陶侃。庙内所立庙碑,尊称陶侃为“陶太尉大王尊神”,足见旧时长沙民间对陶大将军的顶礼膜拜。
《晋书·陶侃传》记载,西晋永嘉五年(311年),陕西、四川十余万人流徙到荆、湘就食,湘州刺史荀眺扬言杀尽流民,激起众民愤怒。流民公推醴陵县令、四川人杜弢为首领,组成军队攻占长沙,活捉了荀眺,连下零陵、桂阳诸郡,队伍壮大到十万之众。琅邪王司马睿派王敦、陶侃讨伐杜弢。永嘉七年(313年)陶侃率周访等部与义军激战于武昌,使荆州转危为安。陶侃因之升为荆州刺史。次年,陶侃统军入湘,直抵长沙,“屯兵于城西”,从坪塘伏龙山至溁湾镇一带驻扎,与义军隔江对峙,所设关卡谓之“陶关”。陶侃在岳麓山下住过的房屋,相传陶侃在其旁手植杉树,谓之“杉庵”。
经前后数十战,西晋建兴二年(315年),杜弢大败,死于败退途中,长沙恢复平静。长沙人民感谢陶将军,称他“大王”。由此猜想,陶军驻扎过的伏龙山也叫成大王山了。
为表达对陶侃的怀念,长沙百姓在河东建起了大王庙。大王庙所在的山岭也叫成了大王岭。大王庙始建于宋代,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庄严雄伟,庙门为六合大门,原有三进大厅及两侧厢房,大厅内供奉着“陶太尉大王”神像。庙内曾香火不断,每年东屯渡龙舟竞渡之前,竞渡者都先要到大王庙祭奠,烧香、燃放鞭炮。1958年大王庙被拆除。20世纪90年代前期,当地居民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在大王岭以西600米处的乌龟山(亦名龙头山,今路名隆园三路)西南角上重建大王庙。大殿对面建有戏台,台柱联云:
大王庙前管弦高奏,妙曲雅兴;龙头山下粉墨登场,清音怡情。
陶侃(257—333),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长沙县陶公庙陶真人陶淡的祖父,字士行,江西波阳人,以军功封为长沙郡公,加督交、广、宁、江八州军事,拜大将军。
陶侃雄毅明断,勤于吏职,常言“民生在勤”,“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我辈,当惜分阴”。因而深为长沙百姓爱戴。长沙原北正街东侧有名为“惜阴里”的小巷,巷内有口“惜阴井”,当为纪念陶侃而名。
民国诗人邓振声有《陶侃》诗赞曰:
八州建节气如云,爱惜光阴到寸分。讨贼却因儿激励,留宾难得母殷勤。斋中百甓心何壮,壁上三公血有文。翘首武昌门外柳,令人长忆一匡勋。
诗中“百甓”之典故,说的是陶侃任职广州时,每天将一百口砖,早晨搬出来,晚上又运进去,持之以恒,以锻炼其意志和体魄。“留宾” 之典故则是:相传陶侃年轻时居于长沙今天心区灵官渡附近的沙河街,原名礼贤街,因纪念陶侃之母而名。一日,陶侃的朋友范逵来访。其时,陶家境贫寒,其母恐怠慢了儿子朋友,遂把自己的长发剪下,换来酒菜款待客人。这便是“截发留宾”典故的由来。人们为了纪念陶侃母子,就在相传他们住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贤母祠,明代改为陶公祠,这条街也称之为礼贤街。明嘉靖四年(1525年)善化县知县吕廷爵将祠改建成书院,名“惜阴书院”。以后书院屡兴屡废,但陶公祠则一直在礼贤街上延存至“文夕”大火后。清康熙间诗人张埴《陶公祠怀古》云:
运甓从知保令名,英雄心事最分明。防江那用邾城戍,种柳争夸太尉营。肝胆只期酬晋室,敦槃何必狎齐盟。萧条旧垒湘天冷,愁见寒鸦向晚鸣。
清光绪间谭嗣同的岳父李篁仙亦有诗赞曰:
汉家征战不曾休,晋代烽烟满八州。生长男儿拼裹革,始终戎服肯登舟。只今铜柱寒交阯,何日戈船下石头。天下安危须上将,大名新拜冠军侯。
长沙“文夕”大火前,陶公祠门邻沙河街,门楼为戏台,内有大空坪,北为殿堂,分前后两殿,前殿有陶公铁质铸像,高约三尺许。大火后重修陶公祠,新立陶侃木质像,高大如真人,后殿为贤母殿,有陶母像及贤母娘娘横匾,香火甚旺。其实,在明代建立陶公祠之前,长沙早有纪念陶侃的庙宇。这就是东门外浏阳河畔大王庙。
陶侃晚年居武昌。他曾多次打算回归封地长沙安度晚年。咸和七年(332年)6月,陶侃病重,乃正式上表朝廷,辞去所有官职,于七月初七日(8月8日)启程返归长沙。次日竟逝于途中,时年76岁。依其遗嘱,灵柩被护送回长沙,安葬于城“南二十里”处。一说葬于湘潭“陶公山”。
长沙陶公山位于今雨花区树木岭。山高仅二十余米,早已被一片片民房所覆盖,墓葬已无觅处。清乾隆进士周系英有《陶公山》诗曰:
清谈遗憾过江前,致力中原等障川。盖代名豪八州督,冲霄梦断九重天。论功合受元规拜,赴难应惭温峤贤。老子婆娑垂钓处,千秋旧迹渺湘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