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大家一同嗍碗粉
■李零
最近几天,我身边竟有一群老朋友,他们从下面的一些市州赶来长沙,奔往韶山北路的一家宾馆,他们的目标,居然是去吃一碗米粉。
这些米粉,很像我多年未见的朋友,我上次见到它们是在出差的途中,只匆匆相见于雾气腾升、香气弥漫的清晨,一桌、一椅、一碗,客气的还有一碟,用来装免费提供的酸萝卜、酸豆角和凉拌海带丝。往拥挤的小店一坐,点一份当地最具特色的牛肉粉、鱼头粉、杀猪粉、卤粉……入乡随俗,我去湖南下面的县市吃米粉就专挑当地人点餐最多的那种。
充满市井烟火的美食都在背街小巷,米粉就藏在其中,以她含蓄而丰富的内涵成为三湘大地最接地气的美食代表。对一种米粉最高的褒奖是买单前匆匆把汤汁喝个精光,又匆匆赶赴另一个城市,投入忙碌的出差之旅,开启一段舌尖的清晨之恋。匆匆瞥一眼粉店的牌匾,大多冒着乡间的烟火味,刘聋子、胖子、周记、杨记等等,或者干脆以某县、某镇作为店名,全然不怕被冒用商标,因为最核心的秘方都在汤汁里、盖码里、米粉里。
韶山北路的这家宾馆来了14个市州的很多种米粉,前所未闻,但千真万确。如今这些米粉向全长沙市民敞开大门,只需喊一声“嗍粉”,力量就出来了!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人气热了,信心足了,氛围浓了。
戴着口罩,进入大堂,在众多悬挂的牌匾上,我一眼就认出各种熟悉的米粉。我最心仪的那种米粉,下粉师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面额黝黑,满脸堆笑,左手抓起一把米粉放入右手拎着的漏瓢里,往滚烫的热水中焯上几秒钟,变软浸透的米粉倒入海碗,正好是一个人的分量。
用钵子装好的四五种码子散发着热气和香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湖南人心中只有几种精选的码子,师傅用勺子往粉碗里扣上一份厚实的码子,我的胃开始蠢蠢欲动,我舒适的一天将从一碗粉开始。
还是老样子,一碗粉加一个蛋,再往粉里加些酸萝卜或酸豆角,快速用筷子挑动米粉,让码子、米粉、汤汁融合渗透,形成复合回甘的滋味。味蕾已经先于筷子的挑动开始垂涎欲滴,那种滋味犹如先闻其声便知其人,多么熟悉啊,就在这里相遇了。
吃粉要趁热,主要是没有人能忍心让它慢慢冷却,连嗍带喝,米粉、汤汁、码子“江河俱下”,涛声一片,很快就清仓见底。端起碗将汤汁一饮而尽,口舌之福瞬间实现,果腹之需得到满足,浑身舒畅,热血满满。
举头眺望,整个大堂都在埋头狠嗍,好一派嗍粉的浓厚氛围,这里面有一种精神在呢!
>>我要举报